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唐景崧是同治四年(1865年)的進士,在中國屬於統治階層。廣西灌陽人,曾進入翰林院,是優秀人物中的佼佼者,但他不是單純的白面書生。《臺灣通史》中有他的傳記,說他“性豪爽,飲酒賦詩,遨遊公卿間”。
作為官僚,他有些地方超出常規。
當他任吏部主事時,在越南爆發了中法戰爭。他志願前往,並建議“起用劉永福”。
這簡直是奇策。劉永福本是太平天國殘部,被清軍追趕,逃入越南境內,成為兵力不足的阮氏王朝的僱傭兵首領。從清政府的立場來看,他是叛逆者。
劉永福十七歲時成了孤兒,不久參加了勢力最大的天地會。天地會是秘密結社,詳細情況不得而知。現在我們能利用的資料,只有清朝官憲沒收的檔案、物品和供詞,難以瞭解全貌,不過,它具有濃厚的反政府色彩,是顯而易見的。在中國,尤其是南方,及東南亞的華僑中間,它的影響相當深,可能與鄭成功的反清運動有關係,據說同少林寺也有一些關係。
總之,在清代,天地會是一個反政府而遭到鎮壓的組織。組織內部的紀律極其嚴格,會員之間的相互扶助也極其徹底和周到。它以俠義團體自任,習武氣氛頗濃厚,天地會的成員遍及各個階層,尤以下層社會為多。
劉永福二十一歲時加入天地會,他的父親可能早就是會員了。他從小受天地會的薰陶,所以正式入會之後很快便顯露頭角。
洪秀全在廣西金田村起義,是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十日,那天正好是他的生日,陽曆為1851年1月11日,星期六。眾所周知,太平天國的基本教義來自基督教。不過,光靠拜上帝會成員來完成革命,兵力不足,所以他們聯合了秘密的天地會。
信奉外國宗教教義的拜上帝會和國粹主義的天地會之間,可想而知,是水和油一樣的關係。然而,拜上帝會在革命實踐中想尋求一種同盟勢力,除了天地會之外,再也找不到別的了。
現在我們隨便叨唸著“太平天國”,仔細想想,這個歷史名詞是意味深長的,洪秀全等人言必稱“天國”,但如果靠他們去革命,至多也只能在天國裡而已。僅僅靠他們是不能改變社會的,必須把國粹派的俠義團體天地會拉進來。就像洪秀全等人把“天國”掛在嘴上一樣,天地會經常宣揚的是“太平”。
在日本,一提起“太平”二字,人們就會聯想起相撲裁判員手裡的扇子,那上面寫著“天下太平”。可是,在中國,“太平”一詞卻使人聯想起意義相反的“造反”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