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譯者序 (第1/3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許海燕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年)是俄國最偉大的古典作家,不僅他的三大部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有著永久的魅力,而且他寫的許多中短篇小說也像一件件精美的雕刻,使人愛不釋手。托爾斯泰晚年寫的中篇小說《伊凡·伊里奇之死》、《克洛採奏鳴曲》和《魔鬼》就是這樣的藝術珍品。

《伊凡·伊里奇之死》的素材來自作家本人很熟悉的圖拉法院的法官伊凡·伊里奇·梅奇尼科夫的死。他死前因患癌症而遭受的痛苦,覺得自己的一生年華虛度的思想,成了托爾斯泰構思這部小說的基礎。

伊凡·伊里奇的一生是舊俄千千萬萬個官僚的一生的典型。從法律學校畢業以後,他進入了官場。他並不是個貪官汙吏,他處理公務都“遵守一定的規則”,履行“一切必要的手續”,因而得到“身居高位的人的讚許”。不僅在公務上是這樣,就是在私人生活中他也是這樣。他尋歡作樂總是“不失體面”,甚至他之所以要結婚,也是因為“那些身居高位的人認為這樣做是對的”。伊凡·伊里奇就是這樣一個官僚,一個處處以“遵守規則”、“不失體面”為原則的人,在家庭生活中也是如此,以致他把自己內心原有的一點點真誠的、活生生的東西全都窒息了。

正當伊凡·伊里奇仕途一帆風順的時候,卻突然生病了(患了癌症),躺倒在床上。這時,他痛苦地體驗到周圍的人們(他的同事,甚至親屬)對他的命運的漠不關心。他疼得無法忍受,受盡折磨。可是誰也不來可憐他,誰也不來安慰他(只有一個樸實的男僕人對他表現出樸實的同情)。這也不足為怪,因為他在自己的一生中從來就沒有懷著人的感情同情過任何人,撫慰過任何人。他在一種精神上極其孤獨的情況下死去。

托爾斯泰以一種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描寫了伊凡·伊里奇一步步走向死亡的過程,描寫了他對死亡的恐懼和他在臨死前覺得自己的一生“不對頭”的思想,讀起來使人覺得彷彿自己也和伊凡·伊里奇一樣感受到了對死亡的恐懼。難怪法國作家莫泊桑讀完這篇小說後說:“我明白我的全部事業都毫無意義,我整個十大卷的作品都一文不值。”甚至俄國的醫學專門論著也對托爾斯泰的出色描寫給予極高的評價:“每一個醫生,不管他屬於哪一科,都應當用最專注的心情來讀完這篇就這個題目而言世界文學上再沒有其他作品比它更出色的小說,這樣他就會懂得癌症患者所體驗到的那種無窮的恐懼和思慮。”[1]

《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全職法師之反轉屬性 白夜靈異事件薄 綠色屍體 不死的我只好假扮血族 星空倒影 救了祁總的甜妹會魔法 沒有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