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就這樣,將一個個環圈,按照既定的規則順序,穿編起來,幾千上萬個環圈才能組成一副盔甲。
這就是製作鎖子甲的全過程,完全靠水磨功夫,制甲師必須具備極大的耐性,製作週期甚至以年計!
……
為了提高鎖子甲的製作效率,趙桓想了很多辦法。
首先,他設計了槓桿壓力裝置,可以一次將四到六個環圈一次壓過錐孔,兩人配合,一人操作壓桿,一人用鑷子往錐孔中放入環圈,兩個人,一天下來能壓出幾千個合格的環圈。
以前用來壓扁環圈交疊部位的夾子原本是單人操作,操作人一手用鑷子將環圈放在夾子的口中,另外一隻手用榔頭敲打夾子的上部,完成夾扁環圈交疊部位的工作。
趙桓設計了一個槓桿原理的夾子,將夾子夾頭固定在臺面上,後面伸出去一個長長的壓柄,它也需要兩個操作,一個人用鑷子將環圈放進夾頭中,另外一個人根據放料那人的指揮壓下壓桿,槓桿作用會讓夾頭中產生數百斤的壓力,將環圈交疊部位一次壓扁。
兩人配合一天也能生產幾百上千枚合格的環圈。
他還設計了類似原理的打孔裝置……
但這些簡單的工具都沒辦法提高編織鎖子甲的緩慢過程……
對此,趙桓想到了一個利用開封府巨大人立資源的辦法……
編制鎖子甲的工具相對比較簡單,一張桌子,一些簡單的支架,一柄小榔頭,一副模擬人大小的簡單人偶,就基本夠了。
他在給徐向文的冊子中提出,徐向文可以自己生產環圈,鉚釘,打好孔,然後將這些環圈,鉚釘,甚至是製作鎖子甲的工具,賒給京城裡的鐵匠,錫匠,銅匠,再跟他們高家收購成品的鎖子甲……
他甚至讓徐向文開辦小小的培訓學校,免費教人編制鎖子甲,向人賒欠工具,製作材料,最後高價回收鎖子甲……
至於鎖子甲的大小號問題,趙桓也考慮過了,徐向文可以按照軍士身材,定製大小不同的人偶,以發放不同大小人偶的數量比例,來控制最終產品中大小號的比例,收到不同號碼人偶的匠人只能上交固定號碼的鎖子甲……
鎖子甲的優點和缺點都很明顯,其優點是對戰士肢體的限制是最小的!
缺點則是防護力不足,無論是布面甲,軋甲,還是板甲都比它強。
特別是火器出現後,鎖子甲的防護力就完全不夠用了。
那趙桓為什麼還要廢這麼大功夫生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