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目睹這等人造太陽,那些專家學者徹底收起了對張青的輕視。
僅憑一己之力,他創造出微型托克馬克裝置,從鋪設材料到校準鐳射發射,全由手工完成。即便是這些浸淫核聚變研究多年的專家,也自問無法企及這樣的技藝。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張青謙遜地說道:“我有的僅是理論知識,實踐經驗匱乏。要建造大型托克馬克裝置,還需諸位前輩的指導。”
話畢,張青向在場的學者專家深深鞠躬。
專家們見張青如此謙遜,更為欣賞。
剛才與張青的交談中,他們已意識到張青的學識深不可測,遠超自己。
短暫的交流,便使他們困擾多年的學術難題豁然開朗。
此刻,他們對張青已無半點輕視,心甘情願成為他的助手,視其為專案的領路人。
“張總工程師,請放心!”王思禮率先表態,“我們必定聽從您的指揮,任您排程。”
作為國核心聚變研究的領軍人物,王思禮的表態帶動了其他專家的附和。
“張總工程師長途奔波,想必累了。”趙署長見眾專家對張青心悅誠服,忙提議,“今天就到這裡吧,明日再開會討論具體事宜。”
散會後,張青並未休息,而是直奔實驗室。
這裡的實驗室遠比嘉陵科技的豪華,起重機隨處可見,機器人穿梭其間。
無菌實驗室比比皆是,無人機在上方盤旋。
張青在參觀中,驚歎於實驗基地的現代化程度。
事實上,這是張青首次擔任專案負責人。
就連學校小組實驗的負責人,他也未曾擔任過,內心不禁有些興奮。
觀察了一會兒,張青忽然靈光一閃,抓起一支鉛筆,在紙上揮灑起來。
張道然始終陪伴在旁,他不敢打擾,只能偷偷瞥一眼張青的草圖。
看過之後,張道然驚訝得合不攏嘴。
張青在紙上勾勒的,竟是一個高達十層樓的巨型托克馬克裝置!通常,草圖只描繪大概構想,但張青的草圖,從打地基到每個部件的具體設計,都詳盡無遺。
拿著這張草圖,可以直接讓裝置入場,施工隊就能立刻開始打地基。
足足兩小時後,張青抬首對張道然說:“張院長,麻煩你把這張圖拿給各位專家看,聽聽他們的建議。”
張道然恭敬地接過草圖,只能不住地點頭。
張道然對核融合控制技術也有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