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三十二章 折中方案 (第2/3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見,無論是主戰,還是主和,都表示贊同。

趙桓又趁熱打鐵提出,派太常博士李若水出任澤州知州,用李邈為隆德知府,理兩地民事。

這段時間,趙桓一直在收集那些在歷史上留下名聲的官員情況,記錄在自己的小本本上,以便隨時啟用。

說起李若水,只要看過說岳全傳的人肯定都知道這位在金營中大罵金人不屈被殘害的大宋使者,他是最早被趙桓記在小本本上的。

李邈知道的人就比較少了,此人靖康年間被啟用,帶兵勤王,金軍第二次南下時,被任命為真定知府,在少兵少糧的情況下堅守真定40天,破被俘。

趙桓派這兩人去山西,兩人的能力還在其次,主要看中他們堅韌剛強的性格。

隆德,澤州兩地十分重要,趙桓就怕所託非人,像原本歷史上一樣,金軍一來,就棄城逃跑。

兩人帶著聖旨上任之前,趙桓親自接見兩人,叮囑兩人上任之後,一定要修繕城防,訓練民兵,做好堅守的打算,另一方面也要安撫百姓儘量籌集錢糧,供養姚古,姚仲平大軍。

第三天,李綱連夜從滑州(今河北滑縣,宋朝時黃河就在浚縣河滑縣之間)趕回開封。

議政會議又吵成了一團。

李綱堅決認為應該儘快組織大軍,對太原進行救援。

李綱甚至提出了具體方略。

他認為應該讓姚古率領大軍從隆德府北上,仲師中帥軍從井陘直插太原,再讓太原知府張孝純之子張灝(張灝本是西軍將領,太原被圍後,朝廷就將此人調至汾州任知州,就地組織大軍。)率軍從汾州北上,這樣,十多萬大軍從西南,南,東三個方向夾擊太原城下金軍,豈有不勝之理?

對於李綱的這個建議,趙桓不置可否。

這不就是原本歷史上,宋朝第二次救援太原的套路嗎?

分進合擊,結果又被金軍各個擊破。

前面說過,分進合擊其實是無奈之舉,宋軍不是不想合兵一路,但一個方向上調集的糧草,只夠供應幾萬大軍,幾路大軍合兵一路,糧草就不夠吃。

由此就體現出精兵的重要性。

對於這個方案,趙桓當然不同意。

否決了李綱的方案後,趙桓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他提出,兵貴精不貴多,提議調折可求部屯住距離太遠最近的汾州(今汾陽市),代替張灝出任知汾州,張灝歸其排程。

調折彥質鎮守靈石縣的南北關,守護南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李臻邵煦雪加入漠北後,我建立帝國筆趣閣無彈窗最新章節 楊燦 李臻邵煦雪加入漠北後,我建立帝國小說最新章節免費閱讀 挽明:努爾哈赤屠城,朱常洛重生 七國爭霸,昏君竟成千古一帝 人間政道 溫時寧傅問舟筆趣閣全文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