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後下手遭殃 (第3/4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古風猶存,很多人的國學功底很深,軍隊中能夠“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儒將不在少數。比如黃紹竑就善於寫詞,而且據內行評判,已具有相當水準。老記者曹聚仁在採訪淞滬戰役時,曾碰到過一位參謀長,後者侃起宋明理學來竟然也頭頭是道,連一般讀書人都知之不詳的“鵝湖之會”也能講出個子醜寅卯來。

羅卓英從小喜讀古文,並專攻古詩。即使在征戰沙場,炮火連天的日子裡,他都手不釋卷,一邊聽著炮彈落地的聲音,一邊就能吟出“戰塵揚處馬蹄輕”之類的絕句。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4/1-200604044055193.jpg"/>

羅卓英對古詩情有獨鍾

羅卓英與陳誠既是保定同期同學,也是莫逆之交,更有趣的是,兩人性格還能形成互補。陳誠為人嚴厲,主觀性強,很多事情都是他自己一手拍板,別人無從置喙,屬於善“斷”之人。羅卓英卻寬厚儒雅,最喜歡和部下攀談交心,同時也樂於聽取別人的意見,屬於善“謀”之人,因此他常能幫助陳誠起到一個上下溝通的橋樑作用,在“土木系”裡面,陳、羅二人的關係,幾乎就是“公不離婆、秤不離砣”。

然而有時候,人的優點也往往就是他的缺點。羅卓英多謀,卻有些偏於寡斷,聽聽這個意見對,聽聽那個建議亦有道理,往往就會動搖決心。他對薛嶽說準備不足,無法立即投入進攻,實際上也是聽取了下面各部隊的意見。

作為基層部隊來講,你說準備兩天,他可能會認為起碼需要兩週,你說準備兩週,他也許會要求兩個月,因為責任不同,和決策層的想法就不可能完全一致,而戰場形勢又是瞬息萬變的,某種程度上,抓住戰機就等於抓住了勝利,這也是為什麼有的將領看似苛刻,但往往能取得成功的道理所在。

羅卓英吃虧就吃虧在他太民主上,這個結論也許會令他自己都感到吃驚,卻又是個事實。

來不及攻,那就只有守。岡村以弱兵師團為主力,但熊本第六師團、第一一六師團等部隊也不是坐著不動,它們同樣從兩側不斷進行策應和佯攻,所以羅卓英不可能把重兵全都彙集於修水南岸正面。

所謂強弱組合,是一左一右,左為李覺第七十軍,右為劉多荃第四十九軍。

但在安排好這一組合後,羅卓英又猶豫起來。

李覺的湘軍在金官橋經受過考驗,屬於挺得住的。最可能挺不住的,是劉多荃的東北軍,後者武器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冉瑜子辰 千秋 我願與君絕 好孕宿主她一胞多胎走上人生巔峰 福星高照:倒黴鬼在神界做福神 異界武神 我這個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