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譯後記 奧茲與他的以色列基布茲世界 (第3/5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離世,她是父親納胡姆如今唯一的孩子,父親在基布茲當電工,她在基布茲學校讀書,幾個月後就要去服兵役。父女倆雖然相互關懷,但話題從不觸及情感,從不觸及彼此,也從不觸及死去的親人。父親並不瞭解女兒的社交與私生活,直到有一天,女兒搬進了父親的朋友、五十來歲的基布茲創始人大衛·達甘的家,父親將此視為朋友對自己的背叛,於是鼓起勇氣,決意將女兒找回……《父親》涉獵創傷體驗與重塑新移民的問題。塞法爾迪男孩莫沙伊居住在基布茲,但經常到醫院看望顯然經歷過創傷的父親。以大衛·達甘為首的基布茲人儘管准假給他,但並不贊同這種做法,而是希望他與家人斷絕關係,進而暴露出以色列建國之初的反大流散傾向。《世界語》的主人公溫德伯格是一位大屠殺倖存者,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或者說創傷後遺症。他反對接受德國人賠款,從其他基布茲搬到這裡。他儘管身患重疾,但不肯放棄修鞋的工作。他一直希望大家都掌握世界語,藉以消除個人與民族之間的衝突。但當他拖著病體講授第一節世界語課時,只有三個學生,其中包括他的鄰居、照顧他起居的奧絲娜特。小說最後,溫德伯格撒手人寰。他沒有子嗣,基布茲為他舉辦葬禮。眾人散去後,只有奧絲娜特獨自留在墓地,這意味深長的結局令人不免對現代人之間的關係產生追問。《戴爾阿吉隆》與《小男孩》觸及的是基布茲的集體主義體制與教育體制問題。《在夜晚》將主要視點集中在基布茲的家庭危機與生存境遇問題。小說主人公卡爾尼是基布茲出生的第一個孩子,也是由基布茲孩子擔當書記的第一人,在是留在基布茲還是到別處享受私人生活的問題上與妻子意見相悖,儘管他也認為基布茲對女人不公平,她們的平等建立在必須像男人那樣工作,像男人那樣行事,摒棄一切女性特徵之上。卡爾尼儘管努力改變現狀,但無濟於事。就在他當班的夜晚,基布茲女子妮娜來向他反映家庭生活的不幸,以及與丈夫分手的願望。妮娜不僅嫵媚動人,而且頭腦敏銳。這場夜談不僅讓卡爾尼的心中泛起漣漪,也令中途碰到他們的目擊者想入非非,而第二天他們將會成為整個基布茲茶餘飯後的揶揄目標。

奧茲曾在接受筆者採訪時指出:建立基布茲是個出色的理念,但“人不是神,人有其弱點”,人性中與生俱來的自私與慾望拉開了理想與現實的距離。就像基布茲領導人卡爾尼所認知的,基布茲的最初理念是否定孤獨這一概念的,但如今一個孤獨的單身漢在基布茲比在別處還要艱難。基布茲強調集體主義至上,個人的一切想法與行動在這裡均暴露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時光與你都傾城 穿書:被迫成為四個反派的後媽 柔情似夢 廢土特產供應商 福爾摩斯探案全集:三個同姓人 重生後,大小姐她虐殺所有人! 諸神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