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第十六章 天高雲淡 (第1/37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1935年10月·陝北與川西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4/1-2006041Q611a7.jpg" />

秋天到了,蔣介石心情鬱悶地下了峨眉山。

幾十萬國民黨軍追擊了大半個中國,終於把紅軍逼進了必死無疑的蠻荒之地;但是,毛澤東走出了那片絕境,紅軍眼看離陝北蘇區越來越近了。

在峨眉山下,蔣介石抬頭看了看被雲霧纏繞的山巔,對身邊的侍從室主任晏道剛說:“六載含辛茹苦,未竟全功。”

蔣介石給在武漢的張學良發電報,讓他到成都來見他。

蔣介石和張學良,中國兩個最著名的軍閥巨頭之間微妙而複雜的關係涉及舊中國太多跌宕起伏的重大歷史事件。

自一九二八年六月四日,中國北方的最高統治者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在皇姑屯後,剛滿二十七歲的張學良就成了奉系軍隊的最高統帥。與他的父親“張大帥”的稱呼相對應,直到他百歲之時國人依舊稱他為“少帥”。這個如此年輕便支配著龐大軍隊和數省財富的青年可謂生不逢時。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軍隊發動了旨在侵吞中國東北地區的軍事行動,坐鎮北平的張學良因其麾下的東北軍喪失家園而成為全國民眾洩憤的目標。及至一九三三年三月四日,東北軍駐防的熱河失守,張學良在一片同仇敵愾的譴責聲中被迫辭職“以示懲儆”。

無論輿論對張學良在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那個夜晚的“花邊新聞”渲染得多麼強烈,而歷史的真實是,張學良的東北軍是奉蔣介石之命為迴避與日本軍隊對抗而撤離東北的。張學良說:“日人圖謀東北,由來已久,這次挑釁的舉動,來勢很大,可能要興起大的戰爭。我們軍人的天職,守土有責,本應和他們一拼。不過日軍不僅一個聯隊,它全國的兵力可以源源而來,絕非我一人及我東北一隅之力所能應付。現在我們既然已聽命中央,所有軍事、外交均系全國整個的問題,我們只應速報中央,聽候指示。我們是主張抗戰的,但須全國抗戰;如能全國抗戰,東北軍在最前線作戰,是義不容辭的。”辭職後的張學良在蔣介石的一再提示下準備出遊歐洲。出國前,國仇家恨以及代人受過令張學良悲憤難耐,他在上海發誓戒除鴉片煙癮。他讓衛兵把他捆在床上,枕頭邊放著一把子彈上膛的手槍,然後讓一位德國醫生每日給他注射戒毒藥物。他對身邊的人說:“無論我怎麼叫喚,誰也不準解開繩子,除了這個德國醫生。誰靠近我,我就一槍崩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節婦 撫宋 七零軍婚:假千金她是真福星 劍與紅寶石的輪舞 夫君來自未來 昨夜星辰昨夜風 網王之非同凡響風和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