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有種不一樣的感覺。
拿著那副偽造的唐伯虎的仕女圖,唐樓看到了之前沒有注意到的細節。
在畫作的邊角,有著一些被劃開的痕跡,應該是運送過程,產生的。
“咦,這細微劃開的紙質之中,竟然有陳年的墨汁滲入。要是說,這個畫軸是近代仿製的,這個紙質應該沒多少年份,墨跡一刮就掉了。”
唐樓定睛再一細看,這一次使用了絕對尺度感,再次觀察之下,唐樓看到了這幅畫極為細微的覆蓋痕跡。
也就是說,面上的這一張畫作的的確確是仿製的,但是在這個畫作的底下,可能還有一層!
畫軸是假的,面上的那層畫是假的,但是底下又有著至少五百多年曆史的老紙質。
“這裡面肯定有問題。”
唐樓又看向了另一件被判定為不知名的硯臺,絕對尺度感再一次看去,唐樓又發現了一絲絲的不對勁。
這方硯臺的幾處,被覆蓋了一層薄薄的象端石的石粉,蓋住了一些東西,要不是唐樓絕對尺度感,根本不可能發現這種肉眼很難察覺的問題。
畢竟,所有的專家教授,都是習慣性思維,找到破綻,看到仿製的痕跡,或者不具有太高價值,直接會判定這件古玩沒有太大收藏價值,棄之如敝屣。
很少有人會想到這種反常的情況,拍賣會上,不去展現價值優點,反而掩藏物品的精華。
雖然沒有硯臺鑑賞手冊,但是唐樓早已今非昔比,觸類旁通,這被遮蓋的定然是留下的銘文。
古語云,硯貴有銘!
所謂的銘文就是刻在金石等物上的文辭,硯銘始於秦漢,精於唐宋,盛於明清。古代的文人墨客,比如蘇軾,王安石,歐陽修,司馬光等,於硯臺相伴的日月裡,都會留下一些富有哲理,文采,又富有啟迪和激勵意義的硯銘。
一款硯臺,要是有了名人加持,那這個收藏價值和尋常硯臺不可同日而語。
有點意思。
唐樓突然有種猜想:“既然如此,那就用造假技術來揭露造假物品!”
唐樓直接使用了自己的頂級造假技術體驗卡。
叮,體驗卡為一次性消耗品,使用後,接下來6小時,宿主將擁有頂級造假大師的技術和見識,涵蓋所有門類!
無數的資訊進入腦海,唐樓再一次看向手中的三件物品,有了一種完全不一樣的感觸。
只是,三件物品表面的仿造流程和使用的材料都是無所遁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