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2 (第1/3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關於使中國和日本都興師動眾的朝鮮“壬午之變”,略說幾句。

這個事件被稱為“軍亂”,的確是軍隊起了重要作用。

朝鮮李氏王朝已經現出日薄西山的徵兆。政界的派系鬥爭無休無止,官吏壓榨農民,腐敗到了極點。而派系鬥爭的幕後,是清廷和日本牽著線。

自明代起,朝鮮奉中國為宗主國,所以豐臣秀吉出兵朝鮮時,明政府曾派軍救援。明、清交替之際,朝鮮從旁觀望,權衡雙方的力量,先是向清交出人質,誓約服從,及至清兵攻明,要它出兵時,卻又拒不從命。對此,清廷當然曾嚴加責問。

清太宗崇德六年(1641年),清軍攻打明朝的錦州時,朝鮮派水軍五千,供糧食萬石,明確地表明瞭歸附清廷的立場。到世祖順治元年(1644年),清平定了中原,放還朝鮮人質,並將進貢的數額減掉一半兒,其後也時有減免。

魏源的《聖武記》中有記載:

朝鮮雖為外藩,實同內服。自康熙以後,國有大飢,則以海運漕糧賑之,國中討賊,則頒萬金以犒有功之將。

對於外藩,清政府採取不過於干涉主義,這種放任政策,使外藩實質上享有獨立。就朝鮮而言,當初毋寧說朝鮮方面更想靠攏清政府,因為遇到災荒,能得到緊急救濟,連功臣的賞賜也給承擔了。

可是,清政府在鴉片戰爭中露了馬腳,其軟弱無力已是路人皆知。在朝鮮內部,“投靠清朝絕非上策”的主張日益增強。恰恰從這時候起,日本因明治維新而走上近代化的道路,有了實力,開始向朝鮮擴張。

日本依據1876年的《江華條約》,在釜山和元山設定了特別居留地。在居留地裡,日本把持了行政權和司法權,並享有進口免稅的特權。於是,日本商社把大量的外國商品帶進朝鮮,沉重地打擊了當地的手工業者。同時,日本商社囤積糧食,使米價成倍上漲,剝削平民。此外,日本政府還向朝鮮派出軍事教官,企圖把朝鮮軍隊日本化。

日本在朝鮮扶植親日勢力是必然的,親日派自稱“開化黨”,多數是不滿現狀的人。他們把執政集團稱作“事大黨”,加以反對。而事大黨一如既往,大都有依靠中國的思想。

由於日本插手,開化黨的勢力日見強大,事大黨逐漸衰落。到1881年時,形勢急轉直下。

“壬午之變”就是試圖把逆轉的局勢再逆轉回來。發端是朝鮮民眾的反日行動。三菱公司職員大淵吉威、大倉建築公司職員兒玉朝二郎、東本願寺和尚蓮元憲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穿成惡毒男配為了長命走劇情 在陰鷙反派身邊當鹹魚 帝國政界往事:大清是如何拿下天下的(終結版) 殺過的白月光來找我了 病美人帶前任上娃綜後爆紅了 詭園 噠宰是啾也的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