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等人很熱切,親自陪著約翰一家參觀了廠房、車間、裝置、工人宿舍、原材料庫房等,侯廠長還自告奮勇擔任瞭解說人員,憑小雅翻譯,為約翰詳細講解了五金廠的生產流程。
約翰仔細看了侯廠長吹噓的那套德國裝置,對趙紅兵說:“趙,這套裝置根本稱不上先進技術,按照銘牌上的註解看,這是德國七十年代初的裝置,我雖然沒有從事機械製造行業,但也和一些大名鼎鼎的公司打過交道,我清楚機械裝置的淘汰和更新換代是比較頻繁的,這樣的裝置工藝在國際上最多隻能算二流,不要說和那些頂級製造比,連一流都稱不上。”
趙紅兵也有些意外,問道:“約翰,你真的看清了嗎?侯廠長說這是去年才引進的德國最先進的裝置。”
約翰搖頭道:“不可能,最先進的機械製造技術是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絕不可能隨便出口給其他國家,更不要說你們國家。噢,請原諒,我沒有一點貶意,但這是目前存在的事實。我剛才仔細看了裝置銘牌,雖然上面有意擦掉了製造時間、技術型號等敏感資料,但這套裝置的精度和工藝結構都還採用六十年代歐洲流行的工藝,甚至還使用老式的金屬磨料技術,這些因素都會在精度、可靠性等方面有一定缺陷,生產出來的產品效能質量不高。”
趙紅兵點點頭,約翰的說法倒讓他回憶起前世看過的一條新聞,說的就是改革開放初期國內企業引進外國裝置工藝的弊端,形成了一條怪圈:引進-落後-引進。外國人非常精明,專門欺負中國人無法接觸國際先進技術,把他們即將淘汰的裝置以高價賣給國內,結果國內企業剛買回來的新裝置,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變成了落後技術,不得不再高價從國外購買另外的裝置,但是買回來的還是即將淘汰的裝置,永遠趕不上別人的腳步。
這是一條怪圈,國人不是傻子,也很快認識到問題,但是沒有有效解決辦法,因為中國的機械製造技術確實遠遠落後別人,直到後來國力大幅上升,技術人才也儲備足夠,才有了一點競爭力,但是核心裝置和技術,一直還是掌握在歐美國家手中。
趙紅兵有些憤慨,同時也無奈,這是國力的比拼,是國際大背景下的扭曲,他作為一個個體,只能適應,只能跟隨,但是世界大勢浩浩蕩蕩,中國的崛起也是任何人無法阻擋的,十幾億人的智慧、市場和生產力,必將在國際之巔佔據一席地位。
他們的聊天,也引起了路小雅的注意,聽到約翰和趙紅兵的對話,路小雅覺得有必要將原話翻譯給侯廠長,侯廠長聽了,問趙紅兵:“趙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