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話劇比演電視劇、電影難多了。
演電視劇演得不好,頂多咔了重來。
演話劇演得不好,買了票的觀眾是真的會罵人的。
還有當時人們的生活節奏沒有現在快,人也沒有現在的浮躁,能夠潛下心來鑽研藝術。
現在北影和中戲那些學生,剛入學還沒學幾節表演課,就已經想著怎麼紅了。
魏宗宛和李雪劍可是演了十年以上的話劇,李雪劍拿過話劇界的梅花獎,魏宗宛是第一屆話劇獎的優秀演員。
放在修仙小說裡,魏宗宛和李雪劍屬於在以世隔絕的宗門苦修數百年才出山。
像他們這樣的人拍戲真的是降維打擊,尋常人根本沒辦法比。
所以李俞才讓張議不要跟他們比。
時代不同,培養出來的人是不一樣的。他們是演話劇出身的,拿他們跟現在的演員比有點欺負人。
拿二十年前的演員和現在的演員比,在演技這塊同樣是碾壓。
二十年前基本都是用膠捲拍攝,攝影機一開就開始消耗膠捲,有一個人出了錯,幾百上千塊就沒了。
所以二十年前的演員們會先預演一遍甚至幾遍,都沒問題了,導演才會讓攝影師開機。
如果現在沒有數字攝影機還處在膠捲時代,小鮮肉的演技也不會這麼差。
因為不好好演的話,根本等不到播出那天,還沒有拍完,劇組就會因為膠捲預算嚴重超支宣告破產,導演和投資人手牽手走上天台。
有些時候真的有點諷刺,科技的發展明明是為了更好的服務人。
按理說有更好的機器出現,人的表現應該比以前更好。
現實情況是,有了更好的機器,人的表現反而更菜了。
因為成本低,容錯率高,人們已經不願意跟從前一樣努力了。
在洋陽走後不久,張議也殺青了。
青年黃潮的戲份在電影的總篇幅裡佔比不高,真正的重頭戲還是老年黃潮的起義。
後面的篇幅涉及到很多戰爭場面,需要統籌的群演有幾千人之多,拍起來就比較傷神費力了。
不過李俞很多年前就操過這麼大的盤了,經驗豐富的他能夠輕鬆駕馭。
在拍後面的篇幅時,李俞把李牧戈和曹清通通叫來,讓他們學習一下應該怎麼拍幾千人的群戲,應該怎麼管理幾千群演。
千萬不要小看這些,都是技術活兒。
放眼整個華語影壇,能夠管理萬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