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
他的聲音沉若晚鐘,低低地撞入聽者耳內。
靖王此話說得極為有趣,他之於世子煜,別來無恙之別,究竟說的是赤水一戰的交鋒,還是宮中行刺的那一面相見?
又或者,只有“襄世子”三個字是對他所說,餘下“別來無恙”,問候的卻是另外一人?
閔煜順著靖王的目光,看向跟在身後半步的戚言。
女謀士反睨他一眼,似是在說:看我做甚?
閔煜便笑,回過頭去與靖王回道:“承蒙靖君關照,諸事順意,遇難成祥。”
話也說得巧妙,暗裡透著股諷勁。
戚言便立於側旁無聲而笑。
靖王看著眼前一幕,兩人一來二往,好似眉目傳情,只覺得礙眼極了。
才不過多久未見……
他心底冷笑。
“襄世子,何不就坐?”他似是隨口一言,話裡聽不出喜怒。
既然兩國會盟皆已到齊,自然應當入席了。
可大殿之上,兩國席位卻並非齊平。
靖王高居上首,襄君的案席卻設於階下。
既是和談,本該兩國座席不分高低,靖王卻儼然一副宗主地位,好似襄君不過覲見的臣屬。
閔煜看了眼自己的席位,神色故作詫異,而又很快變得了然,袖手好似委婉道:
“常聞大靖富強,卻不曾聽聞靖國缺木料,乏巧工,這會盟之地……高臺未建便也罷了,大殿之內竟也湊不出一對同樣式的案几,靖王有難言之隱,何不將會盟之地定於襄國?”
“我襄地雖亂局初定,百廢待興,可靖王若來,襄國上下也必會做好待客之道。”
好一副貼心模樣。
不消國君示意,靖王身邊的近臣接過話頭,拱手道:“聽聞襄國國君新喪,世子尚不曾繼位,恐不宜與我王平坐。”
禮數似足,話裡含義卻不見謙和。
這話半是挑明,卻也說得討巧。
若論身份,世子的確不及國君,可兩國和談,國君世子都象徵本國,此處論高低,便是讓襄國也矮了靖國一重。
閔煜聽了這話,倒也不惱,而是嘆道:“煜代公父謝過靖王惦念。”
“遙想公父臨終時仍念念不忘襄國中興,願戰亂平息,若知今日盟會,在天有靈也定會垂眷。”
“煜懇請靖王與我下高殿,同為公父祭酒一杯,既託哀思至黃泉,亦作靖襄兩國消兵和解之用意。”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