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第83章 家祭勿忘告乃翁 (第2/3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天幕後面慢慢講到了大明對外的態度,只收河西不動西域,這個潑天的戰功最後讓大明後面的異族撿了功勞。

老朱有些惱火,這天幕怎麼能亂編排咱呢?

咱的大將軍馮國勝和傅友德收復河西的時候都困難無比,別提西域了。

明朝自從建國以後就戰事密集,幾乎年年打仗,沒有辦法,誰讓唐亡以後,承接的宋朝過於怯弱,很多故土都是大明一點點打回來收復的,難度要比當初漢唐一統的時候大多了。

有很多的土地甚至已經喪失了幾百年。

明軍當時進攻河西走廊時,根據歷史記載,傅友德率領的明軍只在當今甘肅省區域統計到三萬漢人,會說正常漢話的更少,大部分漢人已經蠻夷化。

我們現在的人都知道山西洪洞縣大槐樹的故事,明初遷徙山西、江西人口填充各省各地,就是部分地方人口貧瘠的不像話了。

甘肅現在有兩三千萬人口,當時可是漢人只有三萬,其他民族人口也不多

明軍收復西北寸步難行也因如此。

當時的華夏大地割裂無比,隨時都有再次分裂的危險。

這才有了明初朱元璋想遷都,朱棣毅然遷都的背景。

北方與南方的分裂,西北、西南與中原的分裂,東部與北部的分裂。

可以說明初的各項政策也是在積極的修復這種民族和國家的分裂感。

當太祖和太宗兩代人施政過去了,哈密三衛也逐漸成熟,河西的人口不再貧瘠了,收復西域的時機到了,而大明也走上了不同的轉折路線。

明初的皇帝們毫無疑問是想要收復漢唐故土的,奈何種種原因,只能暫時放棄。

等到了土木堡之變後,國勢頹轉,邊境收縮,這事又被耽擱下去了。

再到明朝中後期,整個國家的經濟中心逐漸向著東南轉移,海上絲綢之路的利益遠遠大於了傳統的陸上絲綢之路。

無論是統治者們還是官僚群體,都對西域失去了興趣。

絲綢一直是中原王朝對外的巨大財政來源之一,絲綢在古代的巨大購買力是不一般的。

唐朝時期,甚至用絲綢來當作安西都護軍的軍餉。

到了明朝,海船發展,航海技術變得逐漸成熟發達。

相比陸運,海運的巨大運輸能力和成本優勢顯而易見。

明末,諸多政治博弈和妥協在中央和江南士紳之間展開。遠離中心的西部地區則逐漸成為政策上的遺忘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開局被女土匪看中我佔山為王徐長風孟小楠 李臻邵煦雪加入漠北後,我建立帝國最新免費閱讀 陸晨顧清瑩 快穿小惡婦 帝國贅婿 逆天改命,凡人成仙記 大秦護國太子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