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最新章節!
孫禮軍步騎不足六千,不過算是此時的精銳兵員,由中外軍和私兵組成。
私兵也不差,背靠豪強莊園的供養,主家對自己的打|手組織一般捨得投入。魏蜀吳都不同程度地容忍私兵存在,其中吳國最甚。朝廷相當於把一部分軍事花費轉嫁給了士族豪強,當然也同時讓大臣擁有了武裝、朝廷要出讓一些權力。
這些兵馬裡面,有騎兵八九百,含中外軍騎督二人、共統兵六百,餘者都是孫禮的私兵馬軍。
孫禮軍中將士裝備的鎧甲五花八門,但最多的還是玄甲,一種上了黑漆的鐵甲、上半身甲的受力點主要在肩膀上,於是人馬看起來黑壓壓的、場面十分肅穆莊重。難怪秦漢都崇尚黑色。
其中那些長矛騎兵、步兵拿著新打造的加長版長矛,無數長矛扛在肩上行進,正是長槍如林。
裝備新矛的步兵到了戰場列陣之後,機動能力相比原先的矛兵會大打折扣,但此次戰役的戰場範圍不會太大,反而不需要太多的運動作戰。
秦亮早就把壽春附近的地形摸熟了,壽春城南這塊地皮,基本就是四面環水。
西邊是羊頭溪、南邊是芍陂,北和東都是肥水,地盤中間還有一條南北縱橫的溝渠分割、叫芍陂瀆。能隨意調動戰陣的地方,方圓不足百里地,到時候兩軍好幾萬人擠壓在這裡,能運動的範圍更小。
此時的淮南,最不一樣的地方應該就是水系和水域。譬如那個芍陂,此時的水域面積應該比後世的安豐塘大不少,因為芍陂東岸已經接近肥水了,西岸則直接與羊頭溪河流連通。
大軍出壽春西門,沒走一會兒就能看到小小的尉湖,接著便轉向南方,沿著羊頭溪的流向南進。
羊頭溪不能行大船,也無法徒步涉水,魏軍的西邊幾乎不可能出現敵兵。孫禮走這條路,應該就是因為自己人少、亂走怕陷入數萬吳兵的包圍部署。
兵馬行進的速度比較快,因為輜重很少。靠近壽春城,糧秣不用太多,孫禮軍帶的帳篷也很單薄輕便、就是用布浸泡桐油做的。
及至下午,忽然有斥候拿著羽毛旗幟飛奔而來,下馬單膝跪地道:“報!水賊自孫叔敖祠南面十里,涉水渡渠。”
旁邊有部將道:“再探,多少人馬,誰督軍。”
斥候拱手道:“喏!”
孫禮回顧左右,說道:“吳兵見我兵少,要主動來挑戰了。”
眾人紛紛附和:“將軍英明。”
孫禮引頸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