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第七章 祺祥政變 (第4/26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而恭親王奕雖然年齡比咸豐皇帝小,但各方面才能絲毫不比四阿哥奕差,只是因為道光皇帝綜合考慮多方面原因,才最終立奕為繼承人。

咸豐皇帝奕即位後遵從父命,封奕為恭親王。可是這一冊封直到咸豐三年(1853)才正式執行。而且,咸豐皇帝當時做出了一個違背祖制的決策,那就是任命奕在軍機大臣上行走。按照清朝祖制規定,親王和皇子是不能擔任軍機大臣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宗藩削弱皇帝權力。

可是當時太平天國起義如火如荼,原軍機大臣麟魁、邵燦等人年齡老化,於是咸豐皇帝罷免了他們,將奕、瑞麟、杜翰等人充實進軍機處。奕作為親王,在軍機處地位是最高的。咸豐四年(1854),咸豐皇帝又授奕都統、右宗正、宗令等職,這樣一來兄弟兩人因為皇位繼承問題而產生的隔閡,隨著奕地位的不斷提高而一度緩和下來。

然而好景不長,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兄弟兩人再次產生新的矛盾,首當其衝的一件事就是關於奕生母的封號問題。

咸豐皇帝九歲時失去了生母全皇后,由奕的生母靜皇貴妃撫養長大。咸豐皇帝即位後,給這位靜皇貴妃上的尊號是:皇考康慈皇貴太妃。奕對這個封號並不滿意,經常要求加封生母為太后,咸豐皇帝對這個要求不置可否。

清朝的歷史上曾經有很多由皇貴妃進封皇太后的先例。按照慣例,咸豐皇帝完全可以為康慈皇太妃進封皇太后,但他並沒有這樣做,這對奕的心理和感情是個巨大的打擊。

事實上,我們可以揣測出咸豐皇帝的真實所想,無非是因為康慈不是自己的親生母親,在十多年的撫養過程中,難免表現得不如對親生兒子那麼疼愛。儘管從感情而言,童年經歷的一些事情可能難以從記憶中抹掉,但已經貴為皇帝的咸豐皇帝因小嫌而不念大恩之舉,未免顯得過於小氣,而有失帝王風範。

但從奕的角度而言,他請求皇兄進封生母的方式也有問題。這一點從康慈臨終前奕的請封便可以看出來:

又一日,上問安,入,遇恭親王自內而出。上問病如何,王跪,泣言:“已篤,意待封號以暝。”上但曰:“哦!哦!”王至軍機,遂傳旨令具冊禮。所司以禮請,上不肯卻奏,依而上尊號。

關於這件事,《清史稿》的記載是:

咸豐五年七月,太妃病篤,尊為康慈皇太后。

聯絡兩段史料,咸豐皇帝最終進封康慈為皇太后其實很勉強。奕沒等咸豐皇帝明確態度,便自行傳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天命世子爺 尋龍破天 視窗 南方紀事 死亡QQ號 青梅難哄,木頭將軍哭唧唧求複合 精靈,我真的是一個農場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