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第六章 第二次鴉片戰爭 (第2/33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並做出明確指示:

是該夷意在要求,尤當不動聲色,加之防範,屆時唯有隨機應變,以絕其詭詐之謀。葉名琛在粵有年,熟悉情形,諒必駕馭得宜,無俟諄諄告誡也。

皇帝陛下已經亮明態度,要“絕其詭詐之謀”,因此葉名琛只得照辦。仔細分析咸豐皇帝的反應,可以說其實這是一種本能反應:十二年前洋人們讓大清帝國蒙羞,這個傷痛是無法忘記的,包括《南京條約》等一系列條約在內,已經讓大清帝國給了洋人們一個交代。現在洋人們又要索取,這在咸豐皇帝看來是萬萬不能接受的,因此本能地就會產生一種排斥心理。然而這種本能的、非理性的判斷,以後世的觀點看,實在不利於大清帝國在列強之中的生存。事實也證明了咸豐皇帝的不理性最終導致了大清帝國再次蒙羞,而且從實際負責人葉名琛的個人素質來看,他也不是個合格的執行者。

咸豐皇帝的明確指示,等於讓身在廣東的葉名琛拿到了尚方寶劍,他可以全權處理本次洋人們提出的修約事宜。然而葉名琛雖然勤於職守,卻性格古板,《籌辦夷務始末》中說他處理問題“頗自負,好大言,遇中外交涉事,略書數字答之,或竟不答”。這段記載說明,葉名琛或許是個盡職盡責的官員,但卻不是個合格的外交家,以這種傲慢、簡單的態度對待外國人,也就註定了本次修約事宜不可能會有好結果。

咸豐四年(1854)二月,英國公使包令發照會給葉名琛,希望雙方能夠見個面。葉名琛雖然同意見面,但條件是必須在廣州城外的洋行,而包令堅持要在城內的官署,雙方各不相讓,最終沒能形成統一意見,此事不了了之。

英國人明白葉名琛的這種反應,其實就是在逃避修約,為此包令聯合美國公使麥蓮決定另闢蹊徑,發照會給兩江總督怡良要求會晤,但是也遭到了怡良的拒絕,理由是包令沒有攜帶國書,而且條約裡也沒有“兩江總督與各國公使議事之說”。一直到五月二十日(6月15日),麥蓮在崑山會見怡良時,要求修改條約,允許長江通商,甚至表示只要清政府同意這個要求,他們可以協助鎮壓太平天國。怡良依舊不為所動,表示麥蓮應該回去繼續找葉名琛去反映,畢竟修約事宜是廣東欽差大臣管理的事務,自己不能越權。

咸豐皇帝得知英美公使先後向葉名琛和怡良提出修約的訊息後,指示軍機大臣“唯各國通商事宜,向歸兩廣總督專辦”,也就是說修約事宜除了葉名琛之外,所有大臣全都不得插手。而且他還諭令怡良、吉爾杭阿等有關大臣,對於公使的要求,必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穿成惡毒男配為了長命走劇情 在陰鷙反派身邊當鹹魚 帝國政界往事:大清是如何拿下天下的(終結版) 殺過的白月光來找我了 病美人帶前任上娃綜後爆紅了 詭園 噠宰是啾也的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