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不是這個原因,而是時間。這時節,山上的天氣比較多變,路上可不大好走。對了,你們打算徒步旅行,還是……”畢萊博士很認真地問道。
隱修寺所在的安娜普納山區號稱“徒步者的天堂”,從海拔八百米一直上升到八千多米,是世界上最為變幻多姿也最漫長的徒步旅行路線之一。
“因此,我建議你們從博克拉直接坐飛機到山城卓姆索姆。這樣可以儘量縮短路程。”
這個方案聽起來不錯。
畢萊博士非常熱心地給他們開列了一張山間旅行所需裝備和注意事項的清單,還畫好了從卓姆索姆前去山區隱修寺的路線圖,並且推薦了一位在博克拉當地開旅行社的朋友。
他們告別了畢萊博士和魯克雲桑先生,叫了一輛計程車,直奔目的地而去。下午四點,他們到達了博克拉。直子和宋漢城決定在此地過夜,一來需要與旅行社洽談好向導的相關細節,同時置備妥當登山裝備;二來昨晚一宿他們都沒怎麼睡,在出發上路前需要充足的睡眠來補充些體力。
博克拉,暮色中的佩瓦湖倒映出了遠方雪山的金色峰頂。
宋漢城和直子坐在湖濱道上的一張長條椅上。不知怎地,眼前的景色讓人有些感傷。他們的驚悚之旅已告結束,往後應該不會再有太多的意外。此番他們前去尋找的是一段失落已久的歷史。在這個時刻,直子心裡縈繞著一股莫名的愁緒。宋漢城能感覺到。
儘管如此,明天的旅程仍然值得期待。
誰不是帶著這樣忐忑的心情來到這裡?曾幾何時,博克拉是嬉皮士心中的“麥加”——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一群群歐美的叛逆青年,從各自的家鄉出發,口袋裡裝著凱魯亞克的《在路上》,哼著“加、加、加、加德滿都”的搖滾歌詞,踏上了探求心靈寄託的旅程。他們一路經過阿富汗的喀布林、巴基斯坦的馬甸、印度的果阿、尼泊爾的加德滿都,而博克拉就是他們東方朝聖之旅的終點站。
一時間,博克拉佩瓦湖邊到處都是嬉皮士們的帳篷,沿途打尖的土著村寨出現了座座客棧。在這壯麗而寧靜的世界一隅,他們吸著大麻,欣賞著自然界的壯闊美景。那是一個迴光返照的遊吟詩人的時代,如今它的精神符號被命名為“湖畔精神”。若要在西方傳統中尋找精神源頭,你可以找到華茲華斯、柯勒律治、愛默生和梭羅。
嬉皮士發現的博克拉,和陶淵明的終南山,松尾芭蕉的奧州小道,本質上沒有什麼不同。
我們何嘗不是如此。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