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是很充足的。這一點,太子並沒有說謊。
只是明代各種各樣的武器,看的何夕有些眼花繚亂。也不知道,大明軍隊的武器配比,根本不知道,三十萬大軍所需的軍械是多少。就好像很多人說打仗,要一萬大軍,幾萬大軍。其實根本沒有那回事。不管什麼時候打仗,都是按照建制來的。在現代是幾個師,幾個集團軍。在明代,是幾個衛所,幾個千戶。決計沒有說幾萬大軍的說法。
軍隊武器也是如此。三十萬大軍,需要的是多少根長槍,多少把弓箭。多少副鎧甲。多少柄長刀。多少火銃。決計沒有說幾萬人的武器裝備這麼說。畢竟即便是軍隊與軍隊之間,因為部署的方位,所在地的氣候,所需要的武器都有所不同的。
何夕對此一無所知。自然不能從工部的賬冊之中,讀出工部到底有多少萬大軍軍械。夠不夠南征軍隊使用。
又有多少缺口?
何夕索性不去看這些具體武器數量。
先去看工部的存貨,生鐵的數量倒是相當充足的。數字很大。三千七百四十三萬斤。
只是何夕下意思估算了一下,先從斤算成公斤。1871.5萬公斤。噸是一千公斤。往後面挪一個小數點。18715噸。一萬八千七十五噸。怎麼說啊。這數字似乎不小了。
但是何夕卻有些高興不起來。
對於一個人來說,擁有這麼多生鐵,不管是在後世,還是在這個時代,都是一筆龐大的財富。但是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僅僅這麼多鋼鐵儲量。是不是有一點少了。
哦,還要特別宣告,這僅僅是生鐵儲量。而不是鋼鐵儲量。
何夕頓時覺得,這一萬多噸生鐵,造三十萬的裝備。夠用不夠用?
他還沒有來得及查明軍武器編制,先查每一件武器對鋼鐵的消耗量,排除那些不明就裡的鎧甲名字,何夕從鋼鐵消耗量上來看。似乎明軍鎧甲分成兩種,一種是戰兵的鎧甲,耗鐵四十斤。一種是輔兵的鎧甲,耗鐵二十四斤。一個槍頭,一兩三錢,一柄長刀根據形制的不同。大概在兩斤,三斤,四斤之間。
耗鐵最多的其實是火器,幾千斤上萬斤的火器,何夕沒有在工部的資料之中看見,估計是要麼沒有。要麼是單獨鑄造。不算常規武器之列,沒有庫存。但是耗鐵幾十斤到一百兩百斤的火器太多。
讓何夕數不勝數。
問題又來了。這些火器在軍中又是如何裝備。每一個千戶裝備多少?是分散在全軍之中裝備,還是放在防禦工事,如城頭,營寨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