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大部分朝臣,乃至於文官士大夫。
對於,這些人朱元璋根本不在意他們內心之中是怎麼想的?而要他們體諒他這個做皇帝是怎麼想的?
而那種有特殊才能,對於他的大業,是獨一無二,乃至於決定勝負的人。卻要收其心。臣其肺腑。只能這樣才能發揮最大的才能。所以何夕一點小心思,朱元璋一直包容,不揭穿。
他可是記得,何夕是從2022年穿越過來。但是何夕給歷史,僅僅到清朝滅亡,還有一百多年空白的。
這裡面到底有多少貓膩。
朱元璋不去問,他在等何夕自己說。自己敞開心扉。
就好像朱元璋敏銳地感到,生產力這個詞,背後有很大的文章。
------
南京郊外。一條小河蜿蜒流淌。
小河應該是長江的支流,水量並不算小。上面架著一輛水車。已經在慢悠悠地轉動了。
水車與鼓風機還沒有連線,而鼓風機卻固定在高爐的一側。
高爐有一丈多高。並不是單單一座孤零零的高爐。而是一個複雜的結構,下面有通火的風道,而圍繞著高爐,有一個大不的平臺,是要從高爐上面投料的。至於下面的出料口,還有一個幾尺深的方坑。
一般來說,直接從出料口出來的鐵水,凝固之後是生鐵。
而從出料口將鐵水引導在方坑之中,不斷地攪拌。最後冷卻下來的鐵是熟鐵。而生鐵與熟鐵,再次一起煅燒出來的就是鋼了。
何夕爬上爬下,不厭繁瑣的將所有地方都看了一個遍,還趁人不注意的時候,用手機全部拍照記錄下來。
雖然何夕期盼一次成功,但失敗是成功之母,他對這一次實驗毫無把握。所以只能夠記錄下來一些有用的資料。作為將來的參考。而且他還提出一些意見。比如增加風道,增加風力等等。老生常談的話題。
不過,工匠們都一一照辦了。
就這樣一日忙碌下來,算是將高爐改造好了。
當天晚上,何夕根本沒有回宮,而是在附近找了一個地方休息。徐保兒一行人貼身護衛。反正何夕只當他們在護衛吧。
第二日一早,算是正式開爐了。
一層鐵料,一層焦炭,然後各種助燃劑,將一丈高的高爐填滿。隨著何夕一聲令下,開始點火。
鼓風機在水力作用下的嗚嗚聲,開始鳴叫。
從點火到整個高爐都燒開,需要好幾個時辰。
何夕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