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即使金叔說福滿齋裡現有的夥計沒有合適的,她去福滿齋用完午膳後,還是仔細瞧了瞧,果真沒有識字的。
留金叔在福滿齋看顧生意,她又獨自一人去了縣北,她們家造紙刻書的作坊便是在此處。
縣北的大小作坊不少,宋家作坊是其中最大也最氣派的。
整個作坊,真正參與生產工作的只有十八人,產出剛剛夠供給書局銷售,但作坊的佔地卻比宋府都大。
其中生產區域造紙坊和印書坊加一起只佔了一小半的地方,剩下的全是匠人的生活區域。
當初放家僕入作坊時,宋玉善參與了作坊的改建工作,造紙坊和印書坊參考了前世的流水線的部分操作,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成本。
匠人的生活區她更是花了大氣力,設計成了一個作坊內的封閉式小區,全是青磚大瓦房。
工匠的子女,學習優異的還可獲得作坊的助學補貼,送去學堂讀書。
諸如此類的福利還有許多。
也正是因為有這些獨樹一幟的福利制度,再加上作坊內的工匠大多都是宋家放了籍的家僕,輔以流水線式的生產過程,作坊工匠的忠誠度才這麼高。
這些年不是沒有人覬覦宋家書局和作坊壟斷的紙張書本生意意圖從作坊挖人,但卻從未成功過。
當然也有扶水縣只是個小地方,爭鬥並不多的緣故。
縣裡有能耐的人就那麼多,彼此之間也有來有往,使壞成了倒也罷,若沒成,別家便都會提防他了,可能原本的生意也被擠兌的做不下去了。
宋玉善來此處,便是想看看能不能在作坊這邊挑到合適的人選。
只是送作坊工匠子弟去學堂開蒙讀書的福利才只實行了五年,如今小一輩兒上了學的怕是還沒從學堂畢業呢,不好叫他們去書局做工,耽誤他們的前程。
所以今日來,她也沒有抱多大希望。
看門的馬老伯從門洞裡瞧見了她,馬上著身邊玩扮家酒的小孫女去造紙坊那邊給宋管事報信,自個兒更是麻利的開啟了門迎了出去:“小姐!”
馬老伯做了一輩子門房,先是在宋府,後在宋家的作坊,第一感激的是宋老爺,第二感激的便是宋小姐了。
宋玉善與馬老伯寒暄了幾句,便在他恭敬的目光中,往作坊內去了。
在造紙坊的屋舍外便碰上了跟著馬老伯小孫女兒出來的宋慶。
“慶叔!”宋玉善笑著行了晚輩禮。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