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反,這個東方民族有著驚人的堅忍、耐力與犧牲精神。
一個最明顯的事實是,在德國發動進攻後,法國六個星期便選擇了屈膝投降,但日本發動全面侵華到現在整整七年過去了,中國仍在繼續咬牙苦撐,而美國給予中國的援助,少到不及英、蘇的一個零頭。
魏德邁遂感慨之,他說,這是一箇中國悲劇。
毫無疑問,蔣介石也是中國悲劇中的一分子。在與蔣介石交往的過程中,魏德邁發現這個傳說的凶神並沒有那麼可怕,甚至還很可憐。事實上,那僅僅只是一個“鬆散聯合政府的首領”,能把這麼多並不完全服從於他的軍隊捏合在一起對日作戰,已經是相當不易。
正是鑑於這些認識和評價,魏德邁走向了與史迪威完全不同,卻與陳納德相仿的道路。他相信,此時此刻,中國人需要的不是埋怨、威脅和壓制,而是切切實實的幫助與支援。
11月底,日軍已進逼黔桂鐵路的終點獨山縣,日本媒體公然揶揄魏德邁這位“新人”:過不多久,您只好到印度去辦公了。
魏德邁確實有些慌了,他兩次向蔣介石建議遷都,但後者拒絕討論這個問題。
萬不得已時,我就死守重慶,“決與此城共存亡”。
見此情景,魏德邁便說:“那好,我也不走,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蔣介石非常感動,在中國人心目中,這種肯同生共死的人,那就是患難兄弟,生死之交。
可是,魏德邁真實的想法卻不是這樣。
歐美理念不同於東方,戰場上打不過當然要撤退,實在不行還可以繳械投降,死戰,那有什麼價值呢?
魏德邁後來承認,他當時心裡想的,其實是到昆明去組織“最堅強的防禦工事”。
魏德邁並不是一個口是心非的人,之所以那麼說,是因為他能體會到蔣介石此時此刻的心境,這個時候,你告訴他“不拋棄,不放棄”,比說其他任何話都強。
身邊有了一個這麼通情達理的美國將軍輔佐,蔣介石的苦難日子也算到頭了。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4/1-200604044223V8.jpg"/>
魏德邁的繼任讓蔣介石松了口氣
魏德邁非常清楚自己的身份地位,知道最牛的夥計也不能壓過老闆,即使你直接代表了真理,也得給人家三分薄面,因此態度和語氣都非常注意。
每提出和部署一個計劃,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