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也就是著名的第七十四軍。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4/1-200604044125B2.jpg"/>
決戰兵團的火力組合令人折服
此前,蔣介石統帥部決定在西南成立兩支戰略軍(又稱“攻擊軍”),作為可直接調配的機動部隊。
除武器和兵員優先供給外,戰略軍與普通軍最大的差別,就是學習日本軍一級的建構,配備了相當於一個師的特種部隊。
一共就兩個名額,杜聿明第五軍毫無爭議地拿走一個,剩下來的大家都在搶,幾乎把頭都要搶破了。
有四個師進入海選名單,裡面又以第十八軍和第七十四軍旗鼓相當。
論資歷,第十八軍是老字號,早在中原大戰前就有了,第七十四軍直到抗戰初期才在上海建立,再怎麼算,都只能說是小弟弟。
論戰功,第十八軍無論在內戰還是抗戰中都以善戰著稱,一個“血肉磨坊”把日軍老牌師團都磨得沒了脾氣,不過也唯獨在這一點上,第七十四軍卻有後來居上的氣勢,特別是萬家嶺大捷,已經顯示出了戰略軍的雛形。
什麼叫“戰略軍”,決不能是有它不多,沒它不少,而是要有它沒它大不一樣。簡單點來說,不管薛嶽的指揮多麼高明,假如沒有第七十四軍,萬家嶺即便圍住第一〇六師團,要想打漂亮了也很困難。
蔣介石反覆思量,在第七十四軍的名字上畫了一個圈。得到訊息後,全軍上下歡聲雷動。
蔣介石的眼光不錯,需要指出的是,這支軍隊是在上高會戰前才被冠以“戰略軍”的,根本還沒來得及按待遇整補。
第七十四軍能取得如此神速的進步,不能不提到一個人,那就是王耀武,對第七十四軍來說,他是比張靈甫還要重要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