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分制,簡單來說,春季賽的前四名,會有300,200,100,80積分,夏季賽的前四名,會有450,300,150,100積分。
除了全年積分最高的隊伍可以以一號種子的身份保送世界賽之外,其他隊伍全都是要打冒泡賽的,只不過積分高的隊伍優先順序比較高,可以少打一輪罷了。
不過,只是簡單稍微一計算,袁慎便有了答案。
在假定奪冠的前提下,IG將會有550積分,而LGD最多隻有500積分,EDG最多有600積分。
所以答案就很明顯了。
想要以一號種子的身份保送世界賽,那麼不讓EDG拿到亞軍,才是關鍵!
除此之外的所有情況,IG都要去打冒泡賽。
……
第一輪常規賽全部結束,沒有任何的休息調整時間,第二輪常規賽便已經開始。
如此高強度的常規賽,就算是放在LCK也是罕見,更別說以隨性和養生著稱的歐美賽區了。
他們那邊的常規賽,每週打一場BO1就行了。
這樣的賽程安排,其實是有利有弊的。
高強度的對抗,確實有利於提高賽區的整體實力,但是對於強隊來說,沒有意義。
讓強隊去給弱隊當陪練,弱隊被虐多了,只要不擺爛,實力水平自然也就上來了,說不定還能憑藉提前亮出研究結果拖一兩個強隊下水,贏上幾把。
可強隊和菜雞打多了,對實力提升並沒有什麼幫助,反而會在虐菜的過程中逐漸膨脹,過分自信,發現不了自身的問題,打法固化,思維固化。
到了世界賽的時候才驚呼,我們在國內打的和這個不一樣啊!
反觀LCK,一共就十個隊伍,六個進季後賽,三個進世界賽,無論是競爭的激烈程度還是殘酷性都要更強,經常都是強強碰撞,神仙打架。
不像LPL,很多時候虐菜局佔據大多數,真正有實力的,也就是季後賽的前六名,甚至七八名都要靠小分去競爭季後賽名額……
第二輪的常規賽,袁慎明顯能夠感覺到聯賽中下游隊伍的進步。
諸如RNG和E這樣的隊伍,都是越打越強,彷彿找到了適合自己隊伍的打法。
而QG的黑馬之姿也展露無遺,除了面對EDG以外幾乎沒有敗過,最差也是一比一平。
IG的整體實力,也在緩慢進步著,面對強隊有一戰之力,面對弱隊的時候就成了單方面表演。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