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去了利用價值,直接被電視臺拋棄了——混得好的嫁人,混得不好的銀座陪酒,只有極少數幸運兒轉型成了歌手或是演員。
隨後,就迎來了偶像寒冬期,偶像們基本是野狗狀態,只能撿點娛樂圈的殘羹剩飯吃,直到泡沫經濟崩潰後,偶像這種廉價娛樂品才又開始起死回生。
這是第二次偶像潮,只是這次的模式就變了,偶像不再追求什麼完美無缺、令人憧憬,而是各有特色,多少有點小毛病,能讓粉絲見證其成長。
92至93年,這是日本經濟垮臺的開始,也是二次偶像潮的開端,只是還沒引起社會上的廣泛注意,但千原凜人覺得他們仍然有利用價值——這些人不受娛樂圈主流待見,但95年時,擁有的粉絲其實已經不少了,雖然比不了2000年後的號召力,但提高一部深夜劇滾雪球的速度,那絕對綽綽有餘。
說白了,他其實就是想共享一下這些偶像的粉絲,讓這些粉絲自發替電視劇宣傳一下——偶像都參演了,我真愛粉,我必須看,而且還要強迫身邊的人看,哪怕等到晚上12點。
看一看,真好看,這也是偶像支援的作品,那我就一直看好了!
當然,偶像也可以透過電視劇增大曝光率,提升逼格,吸收更多的粉絲,算是雙贏,不存在誰佔誰的便宜。
他對目前這兩位利益共同的夥伴沒有隱瞞,把想法細細說了一遍,最後說道:“我們已經證明觀眾可以接受這種型別的深夜劇了,那現在我覺得可以試一試邀請偶像團體參演,儘量把他們的粉絲轉化為我們的觀眾,這是一次雙贏,他們拒絕的可能性也不大,你們怎麼看?”
哪怕效果不好,他也想這麼幹,能多一個觀眾是一個,只要確定好了目標,他絕對不會讓自己待著不動彈。
村上伊織陷入了沉思,而藤井有馬摸著腦門猶豫道:“這可行嗎?他們的演技……”
雖然聽起來不錯,好像挺有道理的,但他還是有點想反對。
在日本,作家寫書是被定義成“開啟民智,提升國民素養”,是國民教育家,那電視劇雖然比不上作家有檔次,但逼格也是挺高的,算是國民的“心靈雞湯”——反正不管什麼型別的劇,“勵志”往裡塞準沒錯!
主角就是個壞蛋,也得是個能勵志,非常頑強的壞蛋!要是個好蛋,那不管是愛情還是事業,頭必須鐵,血必須熱,必須讓觀眾相信頭鐵血熱就能幸福,這才是90年代電視劇該拍出來的效果。
《世奇》劍走偏鋒就有點出格了,不過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