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他們印。慚愧的是我這負責編輯的人,因為時期究竟迫促,不能處處細心照顧。抄寫的人很多,或用毛筆,或用鋼筆,有工楷,也有帶草的。格式各照原稿,也不一律。聞先生雖然用心抄他的稿子,但是他做夢也沒想到四十八歲就要編《全集》,格式不一律,也是當然。抄來的稿子,承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各位同人好幾次幫忙分別校正,這是很感謝的!
擬目分為八類,是我的私見,但是“神話與詩”和“詩與批評”兩個類目都是聞先生用過的演講題,“唐詩雜論”也是他原定的書名。文稿的排列按性質不按年代,也是我的私見。這些都是可以改動的。擬目裡有郭沫若先生序,是吳晗先生和郭先生約定的;還有年譜,同事季鎮淮先生編的,季先生也是聞先生的學生。
還想轉載《聯大八年》裡那篇《聞一多先生事略》。還有史靖先生的《聞一多的道路》一書,已經單行了。去年在成都李、聞追悼會里也見到一篇小傳,敘到聞先生的童年,似乎是比別處詳細些。我猜是馬哲民先生寫的,馬先生跟聞先生小時是同學,那天也在場,可惜當時沒有機會和他談一下。全集付印的時候,還想加上聞先生照像,一些手稿和刻印,這樣可以讓讀者更親切的如見其人。
1947年7月9日作。
原載1947年7月20日《大公報》副刊《星期文藝》第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