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劉慈欣之後,郝景芳《北京摺疊》再獲雨果獎 (第1/4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2016-08-21 11:23:00 來源: 澎湃新聞網上海

北京時間8月21日上午9時,第74屆雨果獎頒獎典禮在美國堪薩斯城舉行,80後女作家郝景芳憑藉《北京摺疊》摘得中短篇小說獎。

這是繼2015年劉慈欣《三體》獲獎之後,中國作家再次獲得雨果獎。

“人最終要走上一條由自我意志推動的路。那種自我意志你可能一時看不清,卻能感受到它和周圍磕磕絆絆的摩擦。摩擦越劇烈,人就越痛苦。而你越痛苦,就越說明周遭處境和你的意志之間不匹配。於是你不得不改變你的處境。很多時候,是痛苦而不是慾望,推動著你在一個個處境之間跳來跳去,直到最終安定下來。”郝景芳曾說。

今年7月,澎湃新聞曾對她進行了專訪。以下為專訪內容:

<h4>【專訪】郝景芳,她沒提《北京摺疊》</h4>

6月,剛剛入圍第74屆雨果獎的科幻作家郝景芳釋出新書《生於一九八四》。“外界冠以我的學霸女神之類,我是不能信的,我一旦信了,我就會被營造出來的盒子囚禁”,她說。

<h4>關於創作</h4>

在巴黎讀書時,有一天我有點喝醉了,我開啟文件寫下了這樣一句話:我想知道,到底有沒有一個想法是出於我自己的。

郝景芳回憶《生於一九八四》緣起於她在清華讀書時的焦慮:“一方面焦慮自己和其他人的比較,覺得自己很多地方不如別人,希望能夠跳出這樣的挫敗感和跟他們比 較一種評價體系;另一方面我想找到自己可以依靠的東西,但是我總覺得我的頭腦其實可能空空如也,腦中的東西都是別人灌輸給我的,這種感覺就讓我更加難受。 然後那段時間我還會陷入其他的困惑,於是我就是不斷想要勸勸自己說,我這個人是很有價值的。”

“所以我想寫的是我自己的一些困惑、一些想法、一些焦慮的過程,實際上的緣起是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然後我考慮每一個想法不能是一個人坐在書房裡面想,需 要有一些人物和經歷為載體,後來我腦子裡就出現這樣一個女孩子的形象,她每一步是有哪些困惑,她自己做了怎樣的努力,怎樣解決,又有了新的困惑,慢慢的這 個女孩子的形象就會越來越清楚,然後我就把她寫了下來。”郝景芳說。

在讀《生於一九八四》時可以發現有一章是沒有標點的,全都是囈語一樣的碎碎念,她說:“這些其實就是我的一些胡思亂想的意識流,詞語想到哪裡就寫到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流放後,老祖宗領族人富甲一方了 三國之群芳尋蹤 花吃了那妖獸 歷史副本從崖山海戰開始 四合院:開局吃出一畝三分地 四夫爭寵:夫君個個都傾城 再見了,趙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