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元一直有一個心結,那就是北平棄守的責任問題,而且他也知道,宋亦是耿直之人,從不會幹落井下石的事情,尤其是看到張自忠已落得如此境地,他更不會舍兄弟之義於不顧而痛下殺手。
蕭振瀛把他與張自忠見面的經過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宋哲元。
張自忠已經知錯了,他親口對我說,對不起團體,對不起大哥,而且我也明確告訴他:“其錯在汝”。
從事情的整個過程來看,張自忠系受漢奸挑撥和誘惑,現在他境況極糟,我們應該幫幫他。
聽到第一句,宋哲元鬱結已久的內心為之一寬。
聽到第二句,他的心立刻軟了下來。
幫是應該的,可是如何幫呢?
蕭振瀛聞言大喜,只需如此如此即可。
卻說張自忠在看到馮玉祥肯為之寫信後,心情頓時好了很多。當天他就給過去的部下寫信,信中情緒樂觀,表示自己將有可能重返老部隊,並透過拼命殺敵,以求見諒於國人。
這時正是59軍(即擴編後的第38師)混亂不堪的時候。張自忠不在,副軍長李文田暫代,可是李文田難以服眾。
李文田是保定六期畢業的,按說這種軍校資歷,在其他軍隊應該金光閃耀,但老西北軍發展出來的部隊又不同。大家都是泥腿子出身,歷來看重的不是文憑而是實際拼殺能力,對軍校出身的軍人,他們不僅不歡迎,還有一種本能的排斥。
李文田就是吃了這個虧,重編的59軍下面,兩個師長,劉振三和黃維綱,沒一個鳥他的。特別是因為李文田在失守天津過程中“退亦不得,打又不能”的指揮,更是讓師長們看不起。
憑良心說,那個時候的指揮失當,並不完全是李文田的錯,可兩個師長不會這麼想,他們就認為李文田光會讀書,不會打仗。
這些師長開始是不聽李文田的,到後來則是連馮治安的話也不聽了。
在原29軍中,38師戰鬥力居於最強之列,四個主力師裡面,可謂獨佔鰲頭。天津之戰中,連被日軍抓住的小兵都能喊出“18年後又是一條好漢”這樣的話,你就可以想見這支部隊上上下下有多麼驕傲。
與之能夠形成競爭的只有37師。37師以盧溝橋之戰而聞名,但38師仍然看低37師,認為對方戰鬥力不過乃爾,到頭來還是打不過日本鬼子,守不住盧溝橋,致失北平。
這37師卻也不是好惹的。老子們再不行,總還一直在打,你怎麼樣,老是“一個打一個看”,天津最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