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一個國家要想獲得持久的勝利,它要具備對手所沒有的competitive advantage(核心競爭力),在我們看來,吳越在文化經濟水平和模式上,沒有特大差異。吳國能作到的,越國也可以做到,只是個時間問題,十年生聚,就能並頭趕上。所以夫差應該早對越國下手,如伍子胥所說的那樣,等蛇長大成蟒了,就沒辦法了。
但是,夫差因為成功得非常風順,看不起越國,對敵人估計太低,而一心火熱要攻打東方大齊,收取無意義的虛名(一直想學齊桓公,卻學成宋襄公)。
公元前484年,夫差率領傾國之兵北伐,兵甲糧草乘船北去,逆長江,出邗溝一直達到淮水,逆淮水支流進入山東,北進魯境,會合魯軍,經過魯國首邑曲阜,沿汶水南岸東進,進入齊境。齊國駐汶上部隊以敵人勢力強大而未加抵抗,即向東撤退,吳軍跟蹤追擊,攻克泰安,進展到萊蕪。從汶上東退的齊軍,得到臨淄增援部隊的加強,回軍西進,與吳軍先遣部隊相遇於艾陵附近,當即展開緊張劇烈的交戰。“艾陵之戰”即刻爆發,時間是吳王夫差十二年,齊簡公元年,魯哀公十一年,越王勾踐十三年(公元前484年)。
吳齊兩軍作戰序列
吳軍 齊軍
統帥吳王夫差 統帥 中軍元帥國書
將領中軍統帥夫差 上軍大夫高無丕
副將伯嚭 下軍大夫宗樓
上軍大夫胥門巢 大夫公孫揮、公孫夏、閭丘明
下軍大夫王子姑曹 督戰陳書
右軍大夫展如
越軍將領諸稽郢 魯軍將令叔孫州仇
兵力吳軍10萬人左右
越軍3000人 魯軍2000人
總兵力10萬人左右 兵力10萬人左右
(兵力規模夠大,淮海戰役,一天裡面,也沒有投入這麼多同一戰場作戰士兵。同時可以看得出來,齊國一方都是“國、高”兩姓舊貴族的統帥,新勢力田常正躲在幕後,捂著嘴樂,等著給“國、高”收屍呢。
時間正是初夏,浪漫飛花的季節。吳王上軍“胥門巢”指揮的先遣部隊到達艾陵,與齊軍相遇,齊將“公孫揮”率部立即迎擊,中軍鬥志最為旺盛,見勝負不分,而躍躍欲試,統帥國書也控制不住,頃刻間鼓聲雷鳴,全部投入戰鬥。吳軍先遣部隊兵力有限,支援不住,大敗後退。
兩軍初戰,齊將“公孫揮”大勝,驕傲地叫囂,命令士兵各自準備八尺長的繩子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