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5、盛世修書 (第1/4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歷朝歷代對於修書工作都是十分重視的,中國古代整編圖書包括兩項巨大的工程,一是蒐集、整理、抄寫部分現存圖書,二是把國內知名學者召集到京城,為他們創造條件,讓這些人集中力量和時間著書立說,傳世後代。

李隆基在位時的開元、天寶時代,多種領域都有輝煌的成就,在修書方面同樣不甘落後,這個時期唐朝因為立國已經百餘年,在經學、史學、文學、科學、藝術等方面湧現出了很多專家學者,已經問世了很多著作,這些人的作品固然盛唐的標誌,但讓李隆基感到遺憾的是,當中國的歷史行進到他的時代時,居然沒有一部完整的行政法典。

為了彌補這個缺憾,同時也是為了帝國的利益,李隆基決定在他的盛世時代完成制定一部行政法典的願望。

開元十年(722年),李隆基下詔將編修行政法典的任務交給了起居舍人陸堅,並下令讓麗正書院統籌協調這件事。在此之前李隆基親自撰寫了大致的計劃,將法典確定為理典、教典、禮典、政典、事典等六條,這就是我國現存最早行政法典《大唐六典》名稱的由來。

開元十三年(725年),麗正書院改名為集賢院,李隆基有感於陸堅的編修工作十分遲緩,便讓時任宰相的張說充實進麗正書院統籌編修《大唐六典》事宜,學士徐堅取代陸堅,受命負責主持編修法典的具體工作,當讓李隆基想不到的是,徐堅的工作依然進展緩慢,一直到開元十七年(729年)這部法典的編修工作居然進入了停滯階段。

前後七年的時間,這部法典居然難產,這讓李隆基很是鬱悶,可問題的關鍵是無論是陸堅還是徐堅,其修書態度不可謂不端正,其工作態度不可謂不努力,事實上造成進展緩慢的根本原因,在於前代沒有參照的摹本。

李隆基雖然制訂了總體的計劃,但也僅僅是形式上的確定,對於其中究竟依照什麼禮法來制定,麗正書院參與編修的人之間產生了很多分歧。

七年來這個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但這個任務又不是一個人所能完成的,在我看來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想法,始終不能進行有效的統一,才是造成這部法典難產的根本原因。

每個人有各自的想法其實是件好事,修書這件事兒乃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前代沒有任何參考,那麼每個人的想法就都有道理,關鍵是怎樣統一思想,在這個問題上,七年來編修人員固然有責任,但身為皇帝的李隆基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一直到開元十七年蕭嵩進入集賢院,這個問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流放後,老祖宗領族人富甲一方了 三國之群芳尋蹤 花吃了那妖獸 歷史副本從崖山海戰開始 四合院:開局吃出一畝三分地 四夫爭寵:夫君個個都傾城 再見了,趙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