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第十三章 貞元治亂 (第1/29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分歧

當河北、河南和關中地區藩鎮叛亂引起的大風暴將近平息時,李適君臣的注意力開始轉向財政和經濟問題。因為從建中時期(780—783年)延續到貞元初年的自然災害和戰亂,已經極為嚴重地破壞了社會經濟,也將帝國的財政推向崩潰的邊緣。據《舊唐書•德宗紀》記載,從建中元年(780年)到貞元四年(788年),地震、蝗災、旱災、水災等災難加起來將近十次,天災人禍相繼降臨,不但百姓們流離失所,就連皇帝李適的膳食都受到了極為嚴重的影響。當動亂初平,李適君臣所面臨的最緊迫的問題,就是如何解決財政的窘困。

貞元二年(786年)夏天,由於東南漕運糧食沒有及時運到關中,關中和京城長安的所有糧庫全都見了底兒,就連拱衛李適的禁軍口糧也無法發放到位,當時很多士兵產生了牴觸情緒。李適得到報告後,害怕再一次發生涇原兵變式的動亂,所以極為憂慮。就在局勢將要失控的時候,時任鎮海軍節度使的韓滉從駐地潤州(今江蘇鎮江)運來三萬斛大米,暫時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李適當時高興得幾乎掉出眼淚,他興奮地對太子李誦形容韓滉的這三萬斛大米是讓他們父子又重新找到了生路,可見當時李適已經窘困到什麼程度。

不過李適明白韓滉的大米也僅僅是解燃眉之急,如何讓帝國擺脫財政危機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為了扭轉這種局面,從貞元二年(786年)起,李適的施政重心開始由平定藩鎮叛亂轉向最為緊迫的財政問題,其中施政重心轉移的標誌是貞元二年正月崔造出任宰相。

崔造,河北安平(今河北安平縣)人,年輕時以博學聞名,李豫在位時與韓會、盧東美、張正則結為好友,經常在一起談論國家大事,以輔佐君主為志向,時人稱之為“四夔”。“夔”是傳說中堯舜時代的良臣,由此可見當時人們對崔造的看重。

崔造能夠進入仕途還應該感謝浙西觀察使李棲筠,當時李棲筠十分欣賞崔造的才能,將他徵辟為幕僚,由此崔造進入仕途。不過在李豫當政時期以及李適即位初年,由於政治風雲的變幻,崔造的仕途之路並不順暢,始終沒有進入帝國官場的高層。

不過命運之神總是垂青有才能和有準備的人,朱泚之亂成為崔造命運的轉折點。當時他擔任建州(今福建建陽縣)刺史,聽到涇原兵變皇帝李適倉皇出逃的訊息後,他立即寫下檄文,派人飛速送到相鄰的幾個州,約請他們共同招募軍隊,以備朝廷隨時調遣平叛。崔造在本州招募了兩千人馬,雖然還沒等奔赴長安,朱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流放後,老祖宗領族人富甲一方了 三國之群芳尋蹤 花吃了那妖獸 歷史副本從崖山海戰開始 四合院:開局吃出一畝三分地 四夫爭寵:夫君個個都傾城 再見了,趙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