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看你的。”
早在常德會戰之前,正值黃埔軍校第十七期學員畢業,填寫志願後,一部分人留校,一部分人被分派前線,當時分到七十四軍的有三十多人。這些黃埔學生均以少尉軍官的身份入伍,迭經戰鬥,到湘西會戰時,一些人已由步兵排長升任連長,周北辰就是其中之一。他平時能說會道,但這時因深感責任重大,只答應了一聲“是”,便不再吭氣了。
機槍連連長蕭崢也是第十七期同學。他的機槍連按照新編制,應該有四個排,八挺重機槍,但此時只有六挺重機槍,這樣有一個排就只能暫時作為彈藥排。作戰時,兩個排配屬到一線步兵連,蕭崢自己控制一個機動排和彈藥排。
在步兵攻防體系中,機槍起著舉足輕重的火力支援作用,因此不管哪一個機槍排,在機槍位置的選擇,工事構築的強度上,蕭崢都要和周北辰事先共同商定,他對於全營的兵力部署,防禦工事的進度,以及營長的指揮意圖也都比較清楚。
見氣氛顯得有些過於緊張,蕭崢脫口而出:“報告營長,可不可以先發制人?”
防禦有積極防禦和消極防禦之分,先發制人屬於積極防禦。作為擅長防禦的“虎賁師”,這一戰術經常被五十七師所採用,李中亮對部下的主動提議表示贊同,他語氣堅定地說:“對,出擊,打他個下馬威,顯示我們的厲害!”
夕陽即將西下,可以預計只要夜幕一降臨,日軍必會發動襲擊。
天空中忽然出現了四架中美空軍的飛機,它們盤旋、俯衝、轟炸、掃射,壓得敵人無法抬頭。在空軍的掩護下,由周北辰連調出的一個排(晏排)從該連右翼出發,向日軍陣地疏散隱蔽前進。
守軍的率先出擊完全出乎日軍的意料之外,當晏排到達敵陣前約兩百米處時,日軍仍毫無動靜。
二營的前進指揮所設在青巖主峰背後一點,營長李中亮居高臨下,透過望遠鏡對敵陣的情況看得清清楚楚。當發現晏排距離敵陣只有約一百五十米時,隨著他一聲令下,輕重機槍和迫擊炮便猛烈地射向敵陣。
在強大火力掩護下,晏排立即發起衝鋒,剎那間,喊殺聲、槍炮聲、手榴彈爆炸聲,驚天動地,匯成一片。
當晏排衝鋒時,日軍尚毫無準備,大部分甚至都還不在射擊位置上。士兵們如狼似虎地插進去,用衝鋒槍或刺刀解決了日本兵,從而一舉佔領其左翼陣地。目睹這一情景,美軍對空聯絡官禁不住伸出大姆指高呼:“OK!”
日軍急忙用槍炮進行堵截,同時趁空軍黃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