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馮大伴,你今天做得很好。”朱翊鈞在馮保每次開口罵人之後,都會誇獎馮保,因為馮保罵的好。
馮保喜不自禁的俯首說道:“謝陛下誇讚!”
馮保自己可能都不清楚他罵王崇古,意義何在,可能對馮保而言,他就是按照如常的做法,維護了大明皇帝的皇權威嚴。
但是朱翊鈞、張居正、楊博,都非常清楚,馮保罵王崇古的話,逼著王崇古低頭的意義。
那就是確定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楊博之前彈劾戚繼光是誅心之舉,張居正反問楊博,真的要開啟誅心的政鬥嗎?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此端一開,國朝不寧。
而馮保今天在文華殿,噴的王崇古只能低頭認錯,就是確定了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有些事,即便是因為眼下的現實無法改變,但是對錯一定要論,只有確定了對錯,才能繼續做事。
亡國有三,黨錮為首。
兩宋黨爭最激烈的時候,黨爭根本不論對錯,總是為了反對而反對,你方唱罷我登臺,全面反對,全面否定,全面結束對方的一切政令,這種做法,導致的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法不束民,民不知法。
政,正人者不正,若是連法都失效了,還如何施政?
不能施政的朝廷,還是朝廷?
德定於上、法化於下,因事而制禮,當事而立法;道之以德,以律制人;齊之以禮,以法治國。
禮是形而上的德,法是形而下的綱,若是沒有了法,那這個朝廷就完全沒有存在的意義了。
所以,黨爭的烈度是可以控制的,不能為了反對而反對。
一定要有對錯,只有確認了對錯,才能完全控制黨爭的烈度,無論彼此如何對立的黨派,都要有一定的基礎共識,這個基礎共識,就是對錯。
只有控制黨爭的烈度,才不至於國家的紀綱,遭到無序的、大規模的破壞。
朱翊鈞對馮保的工作做出了高度的肯定,哪怕是馮保不知道自己做的意義何在,只要他能做就是。
當然,馮保這《氣人經》真的是爐火純青。
王崇古鼻子都快氣歪了,甚至對馮保的怨念,要比對張居正的怨念還要大!
張居正雖然對晉黨重拳出擊,切了一大塊肉下來,搞得晉黨有些手足無措,但是張居正並沒有羞辱王崇古,大家鬥法,全靠本事,張居正道高一丈,王崇古自認為輸得不冤。
但是,馮保那是指著鼻子罵!還帶著王希烈,一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