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春見曰朝, 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1
元日大朝會正是一歲之元。照例, 當由天子在皇宮正殿召見文武百官。屆時,大唐各道來作述職的朝集使、諸蕃使節都會雲集於長安城。
因著這一出, 年根底下的長安城總是比往日繁榮不少。
張九齡從一個月前便出了嶺南。
有梅舟新造的商船在,舒適又便捷, 他們索性先走水路到了東都,紫薇城修整兩日後,才乘坐車駕西入長安。
車馬轆轆。
一行人以羅澤護衛開道,張都督帶七娘居於中間,上貢的車物什壓在最後方。
七娘這回要跟來,張九齡並不意外,意外的是李白竟然默許了。
這幾年在嶺南他也看明白了。當初出長安, 李太白便是有意遠離中樞;如今時局驟變,京師內物是人非,險象環生, 怎麼又捨得放七娘一人深入險境?
想到這裡,張九齡忍不住喚:“七娘啊,這幾日阿翁要忙著去十進奏院, 元日還得應付大朝會,怕是分不出心神照應你。待會兒馬車進了城,先送你回張家的宅邸如何?”
進了家門, 總歸是吃喝不愁的。
七娘正探著腦袋看窗外的景, 聞言回頭無奈道:“您這番話一路上都說了五六遍啦,我耳朵都要起繭子了。再過些日子,我可就要滿十歲, 阿翁不該再拿我當個小孩子一樣照顧起居。”
見七娘一本正經地提意見,張九齡撫了撫鬍鬚,哈哈笑道:“是,是,咱們七娘長大了。但無論你長到多大,在長輩眼裡都是孩子,跟年紀可沒關係。”
七娘聞言便乖順下來。
她自然珍惜這份親友的愛與關懷。
索性撩開簾子,指著外頭岔開話題:“張阿翁,今年入京的人好多,都是大鬍子的外族人呢。”
張九齡蹙著眉頭向外一瞧,車駕剛過了通化門,向城中行駛。這是東邊外來官員前往十進奏院的必經之路,在年底的當口,確實能遇上不少官署車馬。
七娘口中的外族人,正是騎馬前來朝見的各地蕃將。
在大唐,將領的選拔不止面向漢人,也包括蠻子、蕃人。這些漢人之外的邊疆部族將領,除過常見的吐蕃、蒙古和鮮卑,諸如氐、羌、突厥、女真、高麗等也可稱作“蕃將”。這樣算下來,各地戍守者自然不在少數。
只是,今年來長安面聖的蕃將著實數量過密了些。
張九齡心中憂慮,嘆了一口氣:只怕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