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有一天,劉芳萍帶著小白路過一片低矮的巷區,不知道為什麼,她莫名的停下車子,似乎感受到一種召喚。
她把車子停在路邊跟路口的居民打聽附近可有寺院。居民告訴她,在這片巷子深處,有一個無名的小寺院,只有一屋一廳,存在了幾十年,本來他們這片巷子,是要拆遷改建的,因為太有礙觀瞻了。可是,因為那寺院的老和尚堅決反對,就停頓了下來。廣州市是屬於國內最早成立拆遷辦的城市之一,早在1992年7月就成立了拆遷辦。所以,對於此類事件,劉芳萍早已見慣不怪。
打聽了路線後,她就攙扶著小白慢慢朝小巷深處走去。
說來也是,自從兩個人不再去醫院後,她帶著小白到處逛,小白的心情一天比一天好,身體因為不再受放化療的戕害,也沒有再走下坡路,再加上劉芳萍的精心調理,居然似乎隱隱有了好轉的跡象,現在小白已經甩掉了輪椅,只是走路還是搖搖晃晃,劉芳萍不敢鬆懈,一路都是緊緊的攢著小白的手臂不放,小白也知道她不放心,就任由她牽引著他。
在巷子最底,有一間小屋的門敞開著,根據那個居民的描述,這,應該就是那個小寺院了,劉芳萍仔細觀察,說是寺院,真的一點都不像,看上去就跟周邊的民居一模一樣,唯一不同的是,大門敞開著。
劉芳萍跟小白站在門口往裡面看,正中間,塑著一尊不大的佛像,也看不出是釋迦牟尼佛還是阿彌陀佛,佛像前是一張小小的供桌,桌上一個小小的香爐,左右各供著一盤水果,桌前是一個低矮到幾乎可以讓人忽略不見的功德箱和兩個跪墊。
佛像的一邊,是一個木櫃,大概有五六排,每一排都堆放著一些經書,上面落滿了灰塵,看上去很久沒打理了。
佛像的另一邊,放著一桌一椅,一個老和尚正趴在桌子上打盹,他的身後是一扇關起來的小門,大概後面就是那個居民說的裡屋了,也是和尚晚上休息的地方吧。
劉芳萍訝異的環顧四周,這大概是她見過,最簡單,最小的寺院了,說它是寺院,真有點勉為其難了。
她攙著小白跨進門裡,老和尚懶洋洋的睜開眼,似醒非醒看了他們一眼,呢喃到:“兩位施主自便!”
劉芳萍點頭應是,扶著小白在墊子上跪下,自己也在一邊跪下,她這才發現,在佛像的旁邊還有一個很小的木雕,是一個老和尚的形象。這應該就是那個居民說的,這裡最先住的那個老和尚了。
據說還是解放前,這裡來了一個和尚,帶著一個小和尚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