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工智慧在管理,科學家人數157人,士兵無,海底探索機器人2000,武裝機器人2000,服務性機器人200,維修機器人500,生產機器人3000等。
正好“傑克四號”也在這個基地裡面。該基地主要生產,研發最新機器人和探索,開採海底對人類有用的礦物質。由於基地的特殊位置,基地只需每月反饋科學報告和研究成果給美軍就行。
“就這個了,正好全智慧化。我控制起來也比較容易。”林天說道。經過長達“1分鐘的時間”,取的了基地的絕對控制權。
“貌似基地不需要什麼頂尖的科學家,以我目前的科技水平應該領先地球二十年左右。為了地球的和平,你們還是安息吧。”林天賤賤的說道。幾乎在同時,科學家們旁邊的武裝機器人,立刻拔出武器對科學家們進行射殺。
低調發展才是王道。林天有著明確的計劃,首先要有足夠的資源。海洋總面積3.61億平方千米,佔地球的70.8%。可以說海洋的資源比陸地上多的多。機器人數量也不是很多。所以,當務之急,而是建造海底探索機器人。
為了更好的開採,探索,海里面的資源,林天重新設計了新的機器人圖紙。基地有完整的鍊鋼和機器人等生產線。在基地礦物儲存室裡收集到了足夠的原料之後,林天造出了第一臺用於探索,採礦,練礦的一體機器人。
林天把這種機器人命名為探索一型。探索一型機器人並不是傳統的類人機器人模樣,而是一個巨大的章魚,章魚須都改成了機械手。在魚頭旁邊兩側安裝了幾個探測裝置,魚腹是一個巨大的礦物儲藏室,外部都裝有高抗壓,抗打的金屬材料。
不過樣子雖然難看了點,但在海底這樣特殊的高壓地形上,效率卻比原先的老型號的探索機器人要高出幾倍之多。
試驗大獲成功之後,林天抓緊時間又建造了幾千臺這樣的機器人。然後按照不同的分工,又建造了一部分探索二型機器人,然後,隨著工作的需要,又開發出了三到十型五個不同型號的機器人。
就這樣,一共有十種型號的機器人在海底忙碌起來。這些並不是人工智慧形機器人,只安裝了一個發射裝置和一個接收裝置,以及各種功能模組,所有的資料收集由安裝在機器人身上的探測器來完成,然後訊號透過發射裝置傳送到基地之內,由林天來處理,處理完之後,再將下一步的操作指令傳送回機器人,由機器人透過功能模組來實現。
以林天現在強大無比的計算力,別說同時操縱幾千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