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試卷批改那天,拿到全市選手的複賽試卷後,改卷老師們變坐到電腦前,開始了批改工作。
作為直轄市,這已經是省賽了,選拔出來的是代表京都參加全國賽的頂尖選手,改卷老師便都是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並且有當代數學家作為總指導,以應對老師們覺得不能確定分數的答卷。
——這並不是沒有意義的冗沉安排,而是真的以前出現過有學生在解決壓軸題的時候用到了前沿理論,是標準答案裡面沒有提供的解題思路,導致老師們不確定該怎麼批分。
雖然這種學生已經很多年都沒有出現過了,這也是華國在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名次一直上不去的重要原因。
華國的高考厲害歸厲害,也確實題目難度在全球都出了名,但這種層級的比賽其實早已經基本和高考那些最基礎的理論沒什麼關係了。
一共兩百多份的試卷,防止成績出錯和其他情況,改卷系統設定了隨機分配,每張試卷都由三個老師分別批改,匿名的那種,再綜合起來考慮學生的成績。因為試卷的份數很少,便很快就搞定了。
今年的試卷偏難,完全是比照國際賽的難度甚至是超過的標準去設定的,沒有滿分的這個情況也就完全在改卷組和出卷人的意料之中。
——但一下子出現三個一百四十九分,也是真的在意料之外。
這不是普通的月考或者期末,沒有簡單題和中等題的存在,題目貴精不貴多,貴難不貴易,刁鑽的解題思路擺在那裡,每道題都可能產生“省隊”與“非省隊”的差異。
事實上,早在競賽開始前,他們就已經拿到了這次進入複賽的兩百個學生中前面一百名的成績,經過一番仔細翻看,發覺只有一個去年初中組全國賽總冠軍的董昕月做得比較好好,目測全國賽應該也是可以出線的,妥妥的國際賽苗子,而其他學生就顯得稍微有點平平無奇。
至於那兩個在網路上引起了軒然大波的兩個黑馬進來的逆襲學生,他們就只是隨便看了看就一帶而過。
——數學這門學科,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和你是明星、是富二代都沒有關係。而上一次聯賽選拔,試卷只是稍微刁鑽,並不是特別難,他們進入了前百也只能說明學得認真並且運氣好,省隊是不可能進的。
但看到複賽的成績時,他們都懵了。
第一名,董昕月,一百四十九分。
第二名(並列第一,按姓氏首字母排序),祁思明,一百四十九分。
第三名(並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