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裡,利用業餘時間在學校裡辦個學習班,可能效果會更好。
何志彬覺得以自己的能力還不足以給這些實戰經驗更加豐富的前輩們傳授知識,再加上來這裡支教的目的是想給這裡的學生帶來一些幫助,李主任的安排顯然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範圍,但是他又不知道應該如何拒絕對方,只能答應參加研討會,至於後期的學習班,他沒有應承下來,李主任覺得他的想法也沒錯,且等研討會的反響再決定也不遲。
為了這次的研討會,何志彬特意寫了一篇題為《好學力行,真實發聲——淺談新聞寫作的幾點心得》的發言稿。雖說已經畢業,但是新聞學院的院訓“好學力行”一直被同學們牢記在心裡,這個由陳望道先生主張的新聞思想一直成為復旦新聞學子的座右銘,激勵著一屆又一屆的同學們在新聞戰線上持筆疾書,耳眼著實。
每一位復旦新聞學子對於“好學力行”都有著自己的見解,這其中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學以致用”。何志彬回想起自己在復旦求學的每一天,都是在努力探尋這個真理的過程,不管是“荊山文化”,還是“蘇州河的前世今生”、“花溪鎮的民營經濟”,都是在不斷求學中實踐,實踐中求學,正因為這樣,自己才能得到成長。他覺得,既然是研討會,不妨就從這個點著手與這些前輩們進行交流,這樣一來,既能令對方受益,也可避免給人留下高傲自居的不良印象。
這個發言受到了現場所有來賓的好評,大家都覺得何志彬雖然年齡小,但是關於新聞的見解卻很成熟,不得不說復旦新聞培養出來的學子就是不一樣。大家認為好的原因無外乎兩點,一是用好耳眼,用心動筆;二是尊重事實,還原真相。再結合“好學力行”、“學以致用”、“求學中實踐、實踐中求學”等等觀點,大家一致認為何志彬將來一定是個優秀的新聞人。
李主任見大家如此認可何志彬,就又重新把培訓班的事情提了出來,其真誠地態度令何志彬無法拒絕,最後只能硬著頭皮答應下來,不過他提了個要求,希望這個培訓能讓葉琳瑤、楚如白、葉鵬飛、丁志宇參與進來,對於大家也是個鍛鍊。這個建議對於李主任來說是最佳的方案,多人參與能把培訓班弄得更加有聲有色,他還有個想法,把這個培訓班放在師範學校,這樣就能為報社和電視臺培養更多的後備力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培訓班的事情確定了下來,其他人都沒問題,就是楚如白,他跟何志彬講自己暫時不想參與,想在滿堂川安心教書,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