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為只有霍光,才是真正的武帝晚年政策繼承者。
在這場會議裡,桑弘羊代表了全面肯定漢武帝輪臺詔以前各項政策,並希望繼續推行這一政策。
而賢良文學則代表了否定漢武帝輪臺詔以前的各項政策,要求加以全面地估價和修改。
但是,賢良文學畢竟來自基層,他們雖然並不瞭解農民的疾苦,但是卻知道一些漢武帝時期好大喜功的政策給民間造成的危害,所以他們的意見也反映了群眾的一些呼聲。
這些也正是漢武帝釋出輪臺詔的原因。
從桑弘羊來說,他一直在漢武帝身邊,是漢武帝執行的財經政策的主要決策者,他對這些政策給封建國家帶來的好處有深切體會,但對它給人民造成的危害,卻很少了解。
所以他在漢武帝釋出輪臺詔之後,仍然不認識過去政策在社會上激起的矛盾,而一味堅持漢武帝過去的方針,這是他思想落後於形勢的表現。
這其實也是漢武帝在思想上實行“獨尊儒術”後的第一次大碰撞的結局。
賢良文學信奉儒家的仁義學說,主張德治,認為行仁政就可以無敵於天下。
桑弘羊以法家學說作為指導思想,主張法治,堅信刑法可以止暴,特別推崇嚴刑峻法的作用。
二者自然說的都有道理,但在治國理念上的分歧卻是不能相容的。
後來,關於西漢獨尊儒術後的統治政策,漢宣帝做過一個經典的概括,主播覺得倒是十分的適用,宣帝是這樣說的:“霸王道雜之”,也就是德刑並用,即在統治思想上儒、法並用,其實質是以法制為核心而“緣飾以儒術”。
理論淵源就是先秦儒家和法家的思想相互結合,以儒學為主題,法家思想作為一個重要方面,同時吸收墨家道家和陰陽家等的思想。
而到了宣帝時期,他所提出的這一政治方針,也為西漢帶來了一個全新的政治局面,整個社會生態都為之一新。
這也是漢代皇帝統治時期的重要治國思想。】
秦朝
“霸王道雜之。”嬴政咀嚼著天幕上所提到的這短短的五個字。
雖然短短五個字,但卻讓他品味到了無窮的政治智慧。
“只用霸道來制定嚴刑峻法是行不通的,只用仁政來教化天下這也是行不通的。只有賞罰分明,教化天下,制定嚴苛的法律,讓百姓都去遵守他,一個國家才能強盛!”
嬴政總結道。
“父皇英明啊!!”扶蘇見自己老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