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第四十二課 一些讓人難忘的宋代文人 (第2/4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化了的價值系統來改革,當然很難成功。王安石已經看到了范仲淹的失敗,便要從經濟改革人手。這個大文人實在是一個不錯的改革者,他能夠考慮到“青苗法”,在政府和農民間建立了龐大的債權關係;還有“免役法”,即資金和勞役的替代法,這就更大膽了。這些改革使國家富裕了,卻讓許許多多的地方財團惱火了。要執行這些法令,需要有個強大的官員團隊,這使王安石遇到了很大的麻煩。皇帝一會兒支援他,一會兒聽到好多反對意見,又不支援他,然後想想不對,又去支援他,就這樣折騰來折騰去。

對於司馬光,我們不要簡單地說他是保守派。司馬光知道宋代的問題的確很大,但正因為大,就更要“守常”,對已有的結構不要變動得太激烈,避免讓整個社會產生心理危機,加劇動盪,這是司馬光的思維方式。這樣的思維方式當然與王安石的截然不同,於是兩方面的對立產生了。最後的裁決權,在於皇帝。

司馬光比王安石大兩歲,他們幾乎像兄弟一般地交往過,後來完全是因為在革新觀念上的差異產生了對立,並不存在要把對方消滅了的意圖,這就是君子之爭。但很不幸的是,他們同時遇到了一個麻煩,身邊都有一個極被信任的小人,這也是君子常常遇到的困境。王安石身邊的那個人叫呂惠卿,司馬光身邊的那個人比較有名,叫蔡京。這兩個小人把事情全攪渾了,把變法變成了兩個人的情緒爭鬥,雙方都無法實施自己的政治抱負,變成了一筆三翻四覆的亂賬,結果是兩敗俱傷。這就是一切小人事件的共性,又是一切君子之爭的悲劇。

直到支援王安石的皇帝死了,太后當政,保守派得勢,司馬光做了宰相,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把王安石的變法全部推翻。王安石當時到哪裡去了呢?這個兩度做過宰相的人在南京郊區江寧一個叫白塘的地方住著。但是,有一天,他聽到曾經反對過自己的蘇東坡來了。君子與君子之間,不管政治觀點多麼對立,心頭總有一份潛藏的互敬。王安石決定去見他。蘇東坡從黃州出來之後,已經擁有了《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赤壁賦》、後《赤壁賦》這樣傳遍全國的佳作,他的文學造詣太高了,超過當時所有文人。王安石是騎著小毛驢到江邊見蘇東坡的,蘇東坡看自己一路風塵僕僕,衣服打扮也不對,眼前又是昔日高官,便對王安石說,大丞相,我這個不禮貌的樣子非常不符合禮儀。王安石說,禮儀難道是為你我這樣的人設立的嗎?這說明他們兩個都知道彼此是什麼人,那就是可以解除禮儀、觀點、官職還能輕鬆晤談的人。兩個疲憊的文學大師還一起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節婦 撫宋 七零軍婚:假千金她是真福星 劍與紅寶石的輪舞 夫君來自未來 昨夜星辰昨夜風 網王之非同凡響風和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