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在翰林院的官員,或許不是權力最大的,一般是學問不錯的。
讓工匠們的科學院與翰林院並立,朱元璋敢肯定,此詔書一出,宋濂就會撞死在門前。
而且這些工匠也承受不住這麼大的恩典。
不是胡鬧是什麼?
但是,何夕這樣說話,說明他從來不是文臣士大夫那一邊的。這讓朱元璋越來越滿意。朱元璋對大明士大夫們,不,應該還有元代遺臣們,又愛又恨,而今是恨多愛少。
很多士大夫是真有本事的。不拉攏他們。是不足以安定天下的。示意朱元璋在打天下的時候,禮賢下士,每到一地,先收集圖書典籍。對很多士大夫,推崇備至。才有無數士大夫為朱元璋效力,合眾力而有天下。
但是天下已定之後,朱元璋與這些士大夫們的理念,利益,等各方面都發生了極大的衝突。
因為朱元璋骨子裡是一個農民,說朱元璋愚昧也好,殘暴也好。他體現得更多是農民對耕者有其田的想法,是天下均平的理念,整治貪官的願望。而天下士大夫們,有了一算一個,大多都是地主。他們想的太平盛世與朱元璋的太平盛世,完全不是一個。
只是朱元璋也明白。治理天下是離不開士大夫的。更不要說,元朝不尚文治,天下文脈幾乎斷層。天下百姓識字率太低了。以至於除卻這些士大夫之外,朱元璋很少有可以代替的人選。
這才有雙方相愛相殺的洪武政局。
朱元璋無時無刻不想尋找一個支援自己的文官力量。所以才大辦國子監。但是終朱元璋一世,其實是一個輪迴。從宋濂與其再傳弟子際遇上可以看出。宋濂在洪武初被重要。但胡惟庸案之後,屢受折辱,多次免官流放。但是在朱元璋臨終選的輔佐朱允炆的大臣,卻是宋濂最得意的弟子方孝孺。
這裡面代表歷史上的朱元璋有多少無奈。
再厲害的人物,也很難戰勝思想。
而何夕自己或許不知道,他的種種行為,早已與這個時代計程車大夫做出了割裂了。
甚至朱元璋也知道,何夕沒有那麼深的城府,只能說何夕現在做的是自己的認為對的事情。這更讓朱元璋高興。
因為道不同,不相為謀。
這才是決計不能被拉攏的人。朱元璋也看得出來,何夕年輕氣盛。決計不會輕易低頭的。再加上何夕帶來後世的種種知識,站在六百年後的高度上,何夕很多方面都是大可替代的人才。
朱元璋心中暗道:“何夕可大用。”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