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第18章 (第2/10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公曰:“君!予不惠若茲多誥。予惟用閔於天越民。”

公曰:“嗚呼!君!惟乃知:民德亦罔不能厥初,惟其終。祗若茲。往,敬用治!”

【註釋】

①奭讀shì,音與“世”同。君奭,偽孔傳:“尊之曰君。奭,名。周同姓也。陳古以告之,故以名篇。”然而《尚書》這一篇的成因與目的,僅僅是為了“陳古”嗎?“陳古”又是為了什麼呢?偽孔傳不甚了了。《史記·燕召公世家》:“成王既幼,周公攝政,當國踐祚,召公疑之,作《君奭》。《君奭》不悅周公。周公乃稱‘湯時有伊尹,假於皇天;在太戊時,則有若伊陟、臣扈假於上帝,巫(鹹)〔戊〕治王家;在祖乙時,則有若巫賢;在武丁時,則有若甘般:率維茲有陳,保乂有殷’。於是召公乃說。”依這個說法,《君奭》應該是周公釋召公之疑,敦請召公與自己效法殷賢、同心協力輔佐成王的誥辭。可是周秉鈞先生另立新解(可能從孫詒讓《尚書駢枝》受到啟發),他說:“今按《墨子·非命中》雲:於召公之非執命亦然,曰:‘政哉無天命,惟予二人而無造言,不自天降,自我得之。’……蓋在周初,東土既定,執命之說遂行。召公非之,言於周公。周公答之,贊成其說,並勉其共成大業。史官錄之,名之曰《君奭》者,緣周公倚重之意也。”(《尚書易解》)今按,根據有關文獻的記載與治《書》諸家的說解,我們認為可以肯定如下五點:一,《君奭》作於周公攝政之時,不在攝政之後;二,《君奭》為周公答召公之作;三,召公“非執命”,周公同意召公的觀點,兩人有共同的哲學思想基礎,而且都忠於他們輔佐武王開創的事業,都願意共同輔佐成王,繼續為周王朝效力,所以不存在召公懷疑周公而不悅的事;四,周秉鈞先生揭出召公所不悅者在於周王子孫的執命思想,這個講法對於周初思想研究與《尚書·周書》研究有重要意義;五,周先生也注意到《君奭》表現的周公贊成召公,勉其共成大業的思想,可見周先生對《史記》有關《君奭》的說法也是肯定的。我們還可以由《君奭》推論:既然周召二公“非執命”的觀點一致,後世研究歷史的人就不應該一味表揚召公而貶斥周公。周公與召公都應該是當時先進思想與新興勢力的代表。

②“時我”,召公說的話,意思是靠我自己,不要執守天命。(周秉鈞先生說“時”通“恃”,正是這個意思。)“我亦不敢寧於上帝命”以下,當是周公的話,“亦”者周公對召公而言。周公的意思是:我也不敢安於上帝之命,不敢不長遠地考慮天威與我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穿越之慘死傻婦自救指南 大夏九皇子:從賜婚女皇妃開始 一手掌生死,一劍斷萬古蘇銘淵趙凌 桑妃桑煙 陸燃姜如憶 朕,絕不當昏君 大燕鎮北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