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每每猜到恐怖片的套路,“jupscare”也會變得索然無味,根本嚇不到他。
但或許是因為他對電影的研究比同齡人更有造詣,才會因為一個他人眼中簡單的跳嚇渾身僵硬。
首先他注意到了畫面的怪異,荒誕的“夢核”本身就對他施加了緊張感。
其次,如同懸疑大師希區柯克經典的“咖啡桌下的炸彈”——他曾經向弗朗索瓦·特呂弗解釋:
“假設桌下有一枚炸彈。炸彈突然炸開了。觀眾嚇了一跳,且在被嚇到之前沒有任何特殊徵兆提醒他們,那麼他們只會受到短暫的驚嚇。但換成懸疑的情境:觀眾透過提示得知咖啡桌下有炸彈,炸彈會在一點準時爆炸,壁爐上還掛鐘表,指標指出只剩15分鐘時間炸彈就會爆炸。在這種情況下,觀眾就會投入劇情,迫切地想要警告劇中人:‘不要再聊你們的客套話了,桌下有一枚炸彈要爆炸啦!’”
剪輯時將對角色不利的因素前置,是建構恐怖懸疑氣氛的有效手段。
奧斯蒙德偷懶耍滑,直接將小男孩詭異的笑臉作為廣告宣傳,讓所有觀眾在走進電影院時就知曉,這個隔壁家的小孩很不對勁。從他在鏡頭上出現開始,不少觀眾就已經處於了擔驚受怕、擔憂壞事發生的緊繃狀態。
榮恩不知道的是,普通電影的“跳嚇”之所以已經讓他免疫,正是因為一些投資低廉的恐怖片使用這種手段時,沒有鋪墊氣氛和情緒。
角色在毫無心理防備時受到驚嚇,鏡頭組接簡單粗暴,觀眾受到驚嚇源自本能——銀幕空間突然闖入觀眾不熟悉甚至令人害怕的事物,原有的空間秩序和安全感被打破,引發觀眾短暫的恐懼情緒。
《多格板箱》卻有所不同,奧斯蒙德剪輯的節奏明確清晰,疏密有致,與觀眾觀影心理節奏相契合,讓觀眾全方位地參與到恐怖氣氛的建構中。
觀眾本在期待小男孩露出他廣告牌上詭異的笑容。
影片中的小男孩在突然出現的場景中可能會讓人感到驚嚇,但除此之外,他在外表和行為上與普通人並沒有太大的不同。
這樣的安排輕鬆挫敗了觀眾準確預判的心理安全感,讓觀眾一直處在恐怖因素將要出現的不安情緒中,從而建立更強的恐怖感,仍然因為那張笑臉即將出現擔驚受怕
笑臉的問題尚未解決,另一頭父親和馬提亞處也出現了詭異的狀況。
榮恩的大腦飛速旋轉著,試圖將所有的事情聯絡到一起。
等詭異笑容終於出現,觀眾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