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有一部分人,他們整天泡在實驗室裡,能從實驗中得到源源不斷的動力,探索世界,滿足自己的好奇心,科研讓他們精神充盈。
回到我自己,很遺憾,在我較為短暫的科研生涯中,我沒有親身見過這類人,我自己也不是,我僅僅在我短暫的實驗經歷中,有那麼幾秒,被好奇心滿足的欣快感擊中過。
所以在發表了論文之後,我還是選擇離開了「科研界」。
但是這大約一年半左右的科研訓練,鍛鍊了我的思維方式,它們在未來的日子裡時刻提醒我,摒棄成見和獨斷,用嶄新的、科學的方式應對工作、生活中的挑戰。
之前已經聊過我在華西的本科生活,接下來聊聊我是如何開始和細菌共處的。
梵高說:「命運決定我生來就是一名冒險家」。我生來就是一名「叛逃者」,對於得不到的東西、去不到的地方、沒能在一起的愛人,總是深深留戀。一成不變的日常讓我感覺寡淡,充滿挑戰的未知敲打著我的神經。
「你為什麼不留在華西讀研?」這個問題從我離開華西可能被問了一百次。
可能人類的本質是「復讀機」,噢不,「冒險家」吧!
儘管我現在非常懷念成都懷念華西,但是在當時,實在覺得有些待膩了,華西已經無法安放我躁動的內心了,於是我開始搜尋下一個落腳點。
從研究領域考慮,最優選是北京或者上海,北京太冷了,當然,也不排除我不太自信能夠考上北大,猶豫了一陣,把目標定在了交大。
說起來,我和交大是有「前緣」的,高中的時候我就參加過交大的自主招生,無奈,沒有像優秀的同學們那樣直接錄取,更慘的是後來高考也沒有考上,這麼看來,我內心始終沒有放棄交大,再曲線也想「救國」。
縱觀各大知名高校的口腔醫學研究所考試,僅僅是從考試科目數量上看,上海交大的應該是「最簡單」的了。我當年只需要考核三門——英語、政治、專業課,不知道現在有沒有調整,這三門中前兩門是全國統考,專業課只有生理、生化、口腔解剖生理、口腔組織病理。而其他學校需要考核口腔幾乎所有的課程,當考其他學校的同行們揹著大堆的書去圖書館站位時,我只要帶四本書出門就行,輕裝上陣,起碼在生理上為我減少了不少「負擔」。
我是一個在大多數方面都很執拗的人(可能醫學生都會有這麼點傾向?),在做決定前會充分考慮好各種可能性,一旦有了目標,我會不達目的不放棄:好好複習考研!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