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問君能有幾多愁說南唐二主 (第1/11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2/1-200412120515a4.jpg"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2/1-200412120515T0.jpg" />

俗語云“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若要問,誰是千古第一詞人?恐怕誰也不會懷疑李後主的地位。在五代的割據政權中,南唐雖時僅三十九個春秋,地僅三千里江山,卻貢獻了李璟 、李煜、馮延巳三位大詞人,其中尤以後主李煜橫絕千古。李煜雖是現實人生的失敗者,卻允為詞人中的帝王。

南唐共歷三帝,首先是開國的烈祖皇帝李昪 ( bià n)袁 然後是李昪 的長子元宗李璟 ,史稱南唐中主,最後則是廟號懷宗的李煜,他是李璟 第六子,因系亡國之君,故史稱後主。在五代十國中,南唐經濟最發達,文化最優勝,中主、後主及其身邊的詞臣,數量雖不及西蜀詞人,而成就實遠過之。

現代詞學家龍榆生先生,關於南唐二主,有一段非常精闢的論述:

詩客曲子詞,至《花間》諸賢,已臻極盛。南唐二主,乃一掃浮豔,以自抒身世之感與悲憫之懷;詞體之尊,乃上躋《風》《騷》之列。此由其知音識曲,而又遭罹多故,思想與行為發生極度矛盾,刺激過甚,不期然而迸作愴惻哀怨之音。

龍榆生先生受業於晚清四大詞人之一的彊 村老人朱祖謀,為彊 村臨終託硯弟子。但龍先生論詞,非常注重詞與音樂、聲情的關係,此為彊 村所未及,故龍先生特地強調南唐二主的“知音識曲”。南唐二主詞,相對《花間集》的多數詞作,特點是一掃浮薄輕豔之風,沉鬱有風骨。其所以如此,乃因此二子不僅能自寫身世,且更將這種發端於對自身的自憐,擴充到對宇宙人生的深切同情。這就是悲憫情懷。正因有此悲憫情懷,南唐二主才昇華了詞的境界,本只是“ 豔科” 的曲子詞,才能與《詩經》《楚辭》並列,匯入中國文學的主流。

《花間集》所選二十五家,能於作品中自抒自世的,除韋莊、李珣 外,要數薛昭蘊、鹿虔扆 的少部分作品,但若與南唐二主相較,終是感覺不夠沉鬱,不夠深婉。這是與南唐二主淳厚濃摯的性情以及他們所處的獨特境遇分不開的。

孟子論詩,提出兩項基本原則,一是知人論世,瞭解詩人的生平出處,討論他所處的時代風雲;二是以意逆志,強調讀者必須根據自己的情感體驗,去感知詩人究竟想表達什麼。論詩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春遲早晴[先婚] 火影:我的寫輪眼能鑲嵌無限寶石 柳念慈 農家喜事:潑皮相公太撩人 萌妻來襲:老公,抱一抱 重回九零高考後 回檔人生-妻子的備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