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第六章 合縱連橫 誰來回答中國 (第1/3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能回答歷史之問的,是士,也只有士。

士,是戰國舞臺的主角,正如之前的時代主人,西周是王,東周是侯,春秋中後期是大夫。於是,讓我們印象深刻的風流人物,前有武王、周公,中有齊桓、晉文,後有子產、趙鞅,他們是那些時代的代表。

戰國的歷史,卻是由士來譜寫的。

什麼是士?

士在春秋,是最低一等的貴族。前三等,是天子、諸侯、大夫。在秦漢和秦漢以後,是最高一級的平民。後三級,是農、工、商。

那麼,戰國計程車,是什麼?

精神貴族。

所謂精神貴族,就是僅僅在精神上或精神領域是貴族。根本原因,是士沒有不動產,也沒有統治權。沒有物質,便只有精神。成為精神貴族,是遲早的事。

不過既然是貴族,就該有貴族的權利和義務,也要有標識,比如體現參政權的緇冠,體現參軍權的皮冠,體現祭祀權的爵冠(爵讀如雀)等等。這是權利的象徵,也是身份的認同。因此,子路寧願去死,也不肯免冠。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1/1-200601234129A3.jpg"/>

這就是貴族精神了。

有貴族精神,就有君子風度。所以,春秋雖然禮壞樂崩,卻還不至於道德淪喪。

然而進入戰國,士的權利和義務都沒有了,只剩下一柄劍。這是他們在舉行冠禮時獲得的,也是貴族的身份認同和象徵。所以,司馬遷在記錄秦始皇的成年禮時,特地寫了“帶劍”二字。同樣,馮驩和韓信儘管一文不名,卻劍不離身。劍,是貴族之器,君子之器,王者之器。大俠多半用劍,道理也在這裡。[14]

劍,意味著身份,也意味著教養。一般地說,士都能接受比較良好的教育。他們的教育條件不一定最好,學習積極性卻可能最高。因為他們有身份無地位,有義務無職務,有事業無產業。唯一的出路,是為更高階的貴族服務,換取俸祿或食田(可以分得糧食和賦稅的田地)。

這就非有本事不可。

因此,士人的第一要務是“修身”。身修好了,就可以出來工作。其中,幫助大夫打理采邑,叫“齊家”;協助諸侯治理邦國,叫“治國”;輔助天子安定四海,叫“平天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合起來就叫修、齊、治、平。

但,無論齊家還是治國,士人都是幫傭,諸侯和大夫則是老闆。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春遲早晴[先婚] 火影:我的寫輪眼能鑲嵌無限寶石 柳念慈 農家喜事:潑皮相公太撩人 萌妻來襲:老公,抱一抱 重回九零高考後 回檔人生-妻子的備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