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西湖傘廠,秦富在一群人的簇擁下,興致勃勃地參觀著。
“哈桑先生,這是人工傘骨開槽架,您看到的這種技術,都是我們從古代傳承下來的。”宋明志熱情地介紹著。
秦富看著一名五十多歲的老工人,站在架子的旁邊,他的下巴頂著傘骨圈,憋著一口氣,壓低身體,把絲綢面料扣在傘骨圈上,這動作,簡直就像是在……煉武功一樣。
這個時候,秦富突然為那對外國人默哀了,這些傢伙們覬覦東方的傳統文化,不過……這真的有用嗎?很明顯,這工藝就算是他們帶到國外去,也壓根就沒有用,沒有哪個外國工人會幹這種體力活兒!
“這些年,你們有研究過先進工藝嗎?比如用特殊的工具來減少工作量?”
“當然沒有,我們這傘廠,講究的就是古法傳承,如果用了現代工藝,那還能有這種古樸的感覺嘛。”宋明志很是不以為然,而秦富則是有些無奈。
現在,西湖傘廠大名鼎鼎,產品暢銷中內外,但是,用不了十年,各種仿製品出來,西湖傘廠就得走下坡路了,到以後,更是會在一片唏噓聲中倒閉,一邊感慨老祖宗傳承下來的手藝沒有人學,要失傳了,一邊又罵那些仿製品。
這些有意義嗎?想要讓產品獲得市場的認可,不僅僅要古樸雅觀,造型輕盈,還得有實用價值啊!
裝飾傘、舞蹈傘、雜技傘……這些市場才多大,還是得生產一種適合日常使用的雨傘才行啊!
“宋廠長,你們有沒有想過,生產一種更加便捷的三折傘?”
“什麼東西?”宋明志有些不解:“三折?”
古法傳承下來的雨傘,都是一條柺杖大小長的雨傘,傘面收回到手柄處,使用的時候按動手柄前面的按鈕,傘就彈開,這種傘質量可靠,一般不會出故障,但是不方便攜帶。
至於摺疊傘,最多就是在中間摺疊一次,將傘的長度減半,拎起來容易一些,但是想要塞進手提包裡?還是算了,根本就不可能。
只有三折傘,小巧靈活,最適合攜帶,但是由於中間兩次摺疊,如果產品質量不好,那可能用幾次就壞掉了!所以,這個時代,國內根本就沒有。
“沒錯,三折。”秦富拿起來一把傘,介紹起來:“從中間摺疊兩次,變成三段……”
“哈桑先生,以我造了半輩子雨傘的經驗來看,這種傘根本就不實用……”
“這設計很獨特!既解決了便攜性的問題,撐開之後還有很大的傘面,這傘有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