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一次看見《雙喜圖》的真跡。
整個畫面,呈現出的是一種深秋蕭瑟的場景。
畫面前方是一隻皮毛褐黃色的兔子停在草坡上,彷彿聽到什麼聲音,好奇地轉過頭向上看。
順著兔子的視線看過去,一株枯樹上正有兩隻長尾巴的喜鵲,張著嘴叫著飛下來,兔子一臉驚恐,彼此呼應。
枯葉、枯草、竹葉,向著一個方向不停翻飛,表現出了秋風瑟瑟的意境。
雖名為“雙喜”,卻是毫無喜意。
向南忍了一忍,卻是沒忍住,“回溯時光之眼”瞬間開啟。
……
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四月,春意盎然,柳枝吐綠。
這一日,陽光正好,汴京城裡商賈雲集,遊人如織,都城之內,一片熱鬧繁華的景象。
在一處離皇城有些距離的街巷裡,一名兩鬢斑白,身穿灰色長袍的老者,正拿著雞毛撣子,在店鋪裡不緊不慢地撣著櫃檯桌椅上的灰塵。
就在這時,門外走進鬚眉皆白的老者,一進門便爽朗地大笑起來:“子西兄,你一堂堂畫師,豈可做此等微末小事?”
灰袍老者也沒回頭,淡淡一笑:“叔予兄,數日不見,又精神了不少,莫非是遇上了什麼喜事?”
這灰袍老者,名叫崔白,字子西,濠州人氏。
他早年迫於生活,跟人學習作畫,成了一名畫工,以此為生計。
古代畫工,指的是在別人花錢聘請的情況下創作畫作的畫家,他們所作的畫,大部分情況下是不能夠落款的。
崔白天資聰穎,又肯鑽研,所作畫作頗有新意,深受士大夫階層的喜愛,不少人甚至還為崔白不得賞識、依舊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而打抱不平。
年前時,崔白感於年歲不饒人,遂以平日積攢的畫資,在汴梁外城稍顯清淨之處,購得一處門面,前店後院,算是定居都城,結束了半生漂泊無定的生活。
這白眉老者,名為呂顧,字叔予,家就在崔白左近。
呂顧雖不擅長繪畫,卻也頗懂畫理,時常前來與崔白討論,閒暇之餘,便飲茶煮酒,談天論地,倒與崔白頗為投緣。
“我是無甚喜可言。”
呂顧搖頭晃腦,朝皇宮的方向指了指,“官家倒是有大喜。”
崔白對此不置可否,他對皇家之事,本就不甚熱心,再加上終日沉迷於作畫,深居簡行,倒也沒聽到什麼訊息。
見崔白一副淡然的模樣,呂顧搖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