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h2>1</h2>
金玉均和日本人共同策劃發動的“甲申政變”,由於袁世凱的介入,歸於失敗。武裝政變的領袖金玉均和樸泳孝等人亡命日本。
由閔氏一族掌握實權的朝鮮政府當然要引渡叛變者。日本政府沒有送還與自己合作過的人,因為若送回朝鮮,他們面前只有死路一條。
雖然如此,日本政府對待他們的態度是冷淡的。對待亡命者冷淡,可以說是近代日本的傳統。清末孫文亡命日本,政府就非常冷淡,而民間卻相當熱情。葛生東介著《金玉均》一書中,記載了犬養毅的談話:
……金氏自明治十七年(1884年)改革失敗後,亡命日本。其亡命決非迂闊、不諳世事者。不難想象,乃充分與日本政府當局進行交涉之結果也。然而,金氏信賴日本當局,來日後卻事與願違,日本政府對金氏之待遇極為冷淡。尤其如當時之外交大臣井上馨氏,金氏數訪,皆避而不見,以致金氏大為憤慨,痛責日本之背信……
日本政府將金玉均轉到小笠原島,是一個窮途末策。其後又移往北海道,仍遠離政治中心。直到1890年(明治二十三年),才允許金玉均住在東京。
對於金玉均,日本政府當局雖然很冷淡,但是,在民間卻有較多同情者。只是這些同情者中玉石混雜,石頭反而佔壓倒多數。而這些石頭,又是些帶有泥土的,不堪一用。
頒佈憲法已迫在眉睫,日本國內政治運動蓬勃發展,所謂的“壯士”橫行一時。這些人張嘴閉嘴高喊“國家利益”,可是,他們所稱的“國家利益”,實質是犧牲別國利益。
以箱田六輔為社長的玄洋社,攻擊日本政府外交政策軟弱,主張採取強硬路線。這個玄洋社就是金玉均的有力支持者。
玄洋社可以說是日本右翼的源流。明治八年(1875年)福岡的批判政府派矯志社,是其遠祖。矯志社的過激派武部小四郎等人發動福岡之亂失敗,當時沒有參加的箱田六輔和頭山滿在明治十二年(1879年)組織了向陽社這一政治性結社。兩年後,改組為玄洋社。第一代社長是平岡浩太郎,這人與西鄉隆盛的徵韓論也有關係。
起初,玄洋社是民權運動的結社,後來逐漸加深了對外強硬論和入侵大陸論的色彩。玄洋社的最大實力者頭山滿,從這一信念出發,決心一生不做官,甚至連社長也不幹。第二代玄洋社社長是箱田六輔,正當這一時期,金玉均亡命日本。
玄洋社的前身矯志社,在福岡之亂的前夜分成武部小四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