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書庫

【第一章】 提督與青年 (第1/3頁)

天才一秒記住【閃文書庫】地址:www.shanwen.tw

<h2>1</h2>

七月,偕水師統領丁公汝昌率各船團回防濟師(增援軍隊)。復偕丁公先赴韓境沿海一帶,蕩舢板,探查陸兵下岸處。中途潮退,舟膠於灘。公及丁公赤足履沙石行裡許。迨登岸,兩足皆破裂。丁公笑曰:“紈絝少年亦能若是耶?”

這是《容庵弟子記》中的一段文字。容庵,是袁世凱的號。此書共四卷,是袁世凱的弟子沈祖憲和吳闓生二人撰寫的。書中記述了袁世凱事略,但出自門生之手,當然是按袁世凱的口味寫的,似可當作他的自吹自擂來讀。上面所引的文章能使人想見袁世凱反覆向其徒眾和家屬講述他年輕時代的情景。

文中的“丁公”,是後來在甲午戰爭中自剄身亡的水師提督丁汝昌,而單單一個“公”字,指袁世凱。

所記七月,是1882年(清光緒八年,日本明治十五年),即壬午年。這年朝鮮發生了“壬午之變”,清政府派兵援助。

清軍三千人,由慶軍統領吳長慶指揮,丁汝昌負責運送。據吳長慶的書簡記載,艦隊到達仁川海面是七月七日辰時——這裡的日期是陰曆,若按陽曆,則是8月20日辰時,即上午八時前後。事實上,開始登陸是翌日辰時。

足足花費了一整天,是因為仁川易於登陸的地點已停泊了七艘日本艦隻,只好避開,另覓地點。清軍艦隊在三十多公里之外的南陽府海面拋錨。

袁世凱同丁汝昌駕著舢板找尋登陸地點,正趕上退潮,船不能動了,只好赤腳步行一里多路上岸。清代的一里,不過是五百七十六米。走過這段佈滿亂石、碎貝殼的海灘,袁世凱的腳被擦傷出血了。丁汝昌見了,笑道:“真難為你這位少爺了!”

丁汝昌的語氣,彷彿是袁世凱在與他並肩統率軍隊。其實,那時候兩人的身份差別很大。也許後來當上總督、大總統的袁世凱回顧往事時,對自己年輕時代的身份總有一種錯覺吧。

當時丁汝昌是與派遣軍司令吳長慶同級的將領,而袁世凱不過是吳長慶的一名幕僚而已。幕僚也稱幕客,是個人私設的秘書,並非由國家正式任命的官吏。原來袁世凱科舉落榜,屬於國家公務員考試不合格者。幕僚也有因主人的保薦而得到中央政府任命的,但那必須有相應的理由。袁世凱在朝鮮非常活躍,得到吳長慶的推舉,終於“奉旨,以同知用,並賜花翎”。同知是知府的副手,正五品。所謂花翎,是用孔雀羽毛做的垂在帽子後面的裝飾物,特為賞賜給五品以上有功績的官吏。

這是那年九月的事,可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選右上角↗️或右下角↘️的選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如遇章節錯誤,請點選報錯(無需登陸)

新書推薦

穿成惡毒男配為了長命走劇情 在陰鷙反派身邊當鹹魚 帝國政界往事:大清是如何拿下天下的(終結版) 殺過的白月光來找我了 病美人帶前任上娃綜後爆紅了 詭園 噠宰是啾也的喵